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敖陶孫的《借山谷後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》
全文:
拾遺琴詩視孔子琴道,豫章琴配孟顏後琴山。
自餘眾作等別派,彪虥貍豹虎一斑。
我修直筆公萬世,議論不到甘謿訕。
中間杜老饒寒餓,陣也絕葷典尚可。
天公讎施略相當,一字而貧更憐我。
去年臞庵太荒涼,斧中得魚雷隱休。
了知詩崇力排擯,誰言錮疾蟠膏肓。
劉郎食飽嗜昌歜,又一過目思手攬。
編詩更著顧痴筆,字字可丹藏石。
知君療病我益病。
心手相忘還展詠。
百年長病可得辭,兩翁落唾皆可敬。
忽雲身後無知音,此詩百變無邪心。
候蟲時烏足感耳,我思正在南風琴。
誰能首塗追四始,以經夾轂騷駕軌。
意所不快鞭曹劉,此時拍汝一寸棰。
長安市上逢聯璧,人持一箭與我直。
請君了卻三萬軸,再見坐多休下客。
參考注釋
劉郎
(1).指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。《宋書·符瑞志上》:“逆旅嫗曰:‘ 劉郎 在室內,可入共飲酒。’”
(2).指 漢武帝 劉徹 。 唐 李賀 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 茂陵 劉郎 秋風客,夜聞馬嘶曉無跡。”
(3).指 漢高祖 劉邦 。 宋 辛棄疾 《六么令》詞:“長喜 劉郎 馬上,肯聽詩書説。”
(4).指 三國 蜀 先主劉備 。 宋 王千秋 《賀新郎·石城弔古》詞:“要約 劉郎 銅雀醉,底事遽爭 荊 楚 。”
(5).指 東漢 劉晨 。相傳 劉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採藥,為仙女所邀,留半年,求歸,抵家子孫已七世。 唐 司空圖 《遊仙》詩之二:“ 劉郎 相約事難諧,雨散雲飛自此乖。” 後蜀 顧夐 《虞美人》詞:“此時恨不駕鸞皇,訪 劉郎 。” 清 無名氏 《後會仙記》:“ 劉郎 曾否訪仙山,柳色青春正可攀。”
(6).借指情郎。 宋 周邦彥 《蘇幕遮》詞:“翠屏深,香篆裊。流水落花,不管 劉郎 到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只願扇兒寄去的速,師父束裝得早,三月三 劉郎 到了,攜手兒下妝樓。”參見“ 劉阮 ”。
(7). 唐 劉禹錫 《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 玄都觀 里桃千樹,儘是 劉郎 去後栽。”此為 禹錫 自稱,後因以“劉郎”指 禹錫 。 唐 白居易 《醉中重留夢得》詩:“ 劉郎 劉郎 莫先起, 蘇臺 蘇臺 隔雲水。”
昌歜
(1).菖蒲根的醃製品。又稱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古以饗他國之來使,以示優禮。
(2).菖蒲根的醃製品。又稱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傳說 周文王 嗜昌歜,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。後以指前賢所嗜之物。 唐 韓愈 《送無本師歸范陽》詩:“來尋吾何能?無殊嗜昌歜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郢州孟亭記》:“既慕其名,亦覩其貌,蓋 仲尼 思 文王 ,則嗜昌歜。” 宋 蘇軾 《仁宗皇帝御飛白記》:“存昌歜以追嗜好,不若因褒貶以想見其所與之人。” 宋 陸游 《夜坐觀小兒作擬毛詩欣然有賦》:“即今見汝尚懽欣,此癖真同嗜昌歜。”
(3).菖蒲根的醃製品。又稱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端午節有食菖蒲菹與飲菖蒲酒之俗。 宋 范成大 《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》之三:“黍筒小費名田課,昌歜多浮樂聖杯。” 清 宮鴻歷 《長安午日》詩:“綵結靈符聊辟鬼,盤堆昌歜故愁吾。”
過目
看一遍;看一看
請您過目!
我們有時候太急,寫好了不再過目,結果出了差錯。——《關於文風問題》
敖陶孫名句,借山谷後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