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梅堯臣的《李審言相招與刁景純周仲章裴如晦馮當世沈文》

全文:
自君命我飲,朝暮雨傾瓦。
城東與城北,大道泥沒馬。
敢忘主人勤,顛撲困馭者。
眾客亦如期,陳餚藉蘭若。
馮裴與沈謝,辯論過終賈。
刁周事老成,危坐言語寡。
酒半時謔劇,揣狀類模寫。
或譏項發禿,或指舌端傻。
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
謂我大耳兒,此實已見假。
又效井市態,屈強體非雅。
順風手沙沙,逆風口哆哆。
竟席屢絕倒,去忌肝膽寫。
規規豈無儕,達識高天下。

梅堯臣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梅堯臣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書法作品欣賞
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冠帶

(1).帽子與腰帶。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冠帶垢,和灰請漱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晚食菊羹》詩:“歸來褫冠帶,杖履行東園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棄官尋父》:“今日解了冠帶,扮做常人。輕囊健步,有何不可?”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“只畫了一箇人,仿佛 列子 御風的形狀,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。”

(2).戴帽子束腰帶。《戰國策·楚策一》:“ 秦王 聞而走之,冠帶不相及。” 三國 魏 曹操 《薤露》詩:“沐猴而冠帶,知小而謀彊。” 唐 韓愈 《送石處士序》:“﹝先生﹞冠帶出,見客,拜受書禮於門內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六二回:“ 寳玉 清晨起來,梳洗已畢,便冠帶了。”

(3).指裝束,打扮。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中:“ 楚 陣 韓員 打扮虎皮磕碯……此人如何這般冠帶?名呼做 殺虎壯士 。”

(4).本指服制,引申為禮儀、教化。《韓非子·有度》:“兵四布於天下,威行於冠帶之國。” 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饒州風俗》:“ 宋 受天命,然後七 閩 、二 浙 與 江 之西東,冠帶詩書,翕然大肆。” 楊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記》第五章引《宣布滿清皇室罪狀檄》:“山河依舊,先人之廬墓可親;冠帶奚存,九世之讎讎宜復。”

(5).謂使習禮儀。《舊唐書·玄宗紀下》:“膜拜丹墀之下,夷歌立仗之前,可謂冠帶百蠻,車書萬里。” 明 張居正 《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》:“冠帶 月支 ,旅應騶牙之瑞,梯航日出,鹹輸象齒之珍。”

(6).比喻封爵,官職。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且夫 魏 一萬乘之國,稱東藩,受冠帶,祠春秋者,以為 秦 之強足以為與也。”《明史·唐胄傳》:“遇赦復冠帶,卒。”

(7).指官吏、士紳。《文選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冠帶交錯,方轅接軫。” 薛綜 註:“冠帶,猶搢紳,謂吏人也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涉務》:“ 晉朝 南渡,優借士族;故江南冠帶,有才幹者,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,典掌機要。” 宋 葉適 《北村記》:“相為市者,皆魚蝦之友,菱芡之朋,而冠帶車馬之來絶矣。” 明 張煌言 《祭延平王文》:“中原冠帶,夾道壺漿。”

(8).指男子。 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閒話初集·雙縊廟》:“盈盈弱女,僭稱冠帶之雄。渺渺丈夫,反襲裙釵之飾。”

梁武

指 南朝 梁武帝 。 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原道覺世訓》:“ 漢桓 祠 老聃 , 梁武 三捨身, 唐憲 迎佛骨。”

梅堯臣名句,李審言相招與刁景純周仲章裴如晦馮當世沈文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送人歸日東

    林寬唐代〕滄溟西畔望,一望一心摧。地即同正朔,天教阻往來。波翻夜作電,鯨吼晝為雷。門外人參徑,到時花幾開。
    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 詩詞名句
  • 西江月(雪中)

    洪适宋代〕小室坐氈重疊,紅爐獸炭交加。一卮村酒吸流霞。窗外寒威可怕。心在盤洲種柳,眼看密雪飛花。銀杯縞帶不隨車
    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 詩詞名句
  • 哭孫季蕃二首

    劉克莊宋代〕歲晚湖山寄幅巾,浩然不見兩眉碑。看花李益無同伴,顧曲周郎有後身。厚祿殷勤營葬地,隱君歡喜得吟鄰。看來
    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 詩詞名句
  • 南柯子

    馬鈺元代〕不羨人先悟,惟愁我未愚。蓬頭垢面嘴盧都。身做行庵,到處得安居。不著人情絆,常教我相除。逍遙自在個塵無
  • 次韻蒲大受瀛游富仁院二首

    郭印宋代〕脫屣塵埃外,結廬猿鳥旁。松門深掩月,花塢靜含陽。欹枕泉舂急,焚香晝景長。我無林壑分,世路只茫茫。
  • 邵公濟求泰定山房十詩邵公泉

    蘇籀宋代〕源深派河漢,蹙蹙尋常窄。嗜芰借甘滋,無涯君子澤。
  • 寄曹使君

    毛滂宋代〕幕中墨客隨車後,駕上牙籤遮坐右。唯留筆研乃自鐍,豈惜車茵容吏嘔。青霞老去雲海深,舊遊尚見翻濤手。寄聲
  • 喜見劉同州夢得

    白居易唐代〕紫綬白髭鬚,同年二老夫。論心共牢落,見面且歡娛。酒好攜來否?詩多記得無?應須為春草,五馬少踟躕。
    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 詩詞名句
  • 奉和三日祓禊渭濱

    李乂唐代〕上林花鳥暮春時,上巳陪遊樂在茲。此日欣逢臨渭賞,昔年空道濟汾詞。
  • 清曠樓

    乾隆清代〕拾級高樓曠且清,非誇畫棟與雕甍。石牆以外見墟里,為憶民艱及物情。
或將冠帶身,勸作梁武舍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