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魏耕的《湖州行》
全文:
君不見湖州直在太湖東,香楓成林橘青蔥。
山川迢迢麗村渚,秋城淡淡遮蒼穹。
亭皋百里少荒土,風俗清朴勤桑農。
充腸非獨多薯蕷,宴客兼有錦鯉紅。
白屋朱邸亘原野,黔首擊壤歌年豐。
今歲野夫四十一,追憶往日真如夢。
腐儒營斗粟,閭閻挽長弓。
盜賊如麻亂捉人,流血誰辨西與東?又聞大戶貪官爵,賄賂漸欲到三公。
豪仆強奴塞路隅,猰貐豺狼日縱橫。
皇天無眼見不及,細民愁困何時終?安得聖人調玉燭,再似隆慶萬曆中。
天下蚩蚩安衽席,萬國來朝大明宮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亭皋
亦作“ 亭皐 ”。水邊的平地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亭皋千里,靡不被築。” 王先謙 補註:“亭當訓平……亭皋千里,猶言平皋千里。皋,水旁地。” 南朝 齊 王屮 《頭陁寺碑文》:“膴膴亭皐,幽幽林薄。” 唐 張說 《奉和春日出苑應制》詩:“雨洗亭皋千畝緑,風吹梅李一園香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移桃花》詩:“枝柯蔫綿花爛熳,美錦千兩敷亭皋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東風第一枝·桃花》詞:“是誰移向亭皋,伴取暈眉青眼。”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荒土
(1).位東北方的荒遠之地。《淮南子·墬形訓》:“八殥之外,而有八紘,亦方千里,自東北方曰和邱、曰荒土。”
(2).猶荒地。 元 袁桷 《育王珙禪師示寂二紀嶼上人回山中因寄塔主》詩:“石墖累荒土,月落冰稜稜。”
風俗
特定區域、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、禮節、習慣等的總和
說書雖小技,然必句性情,習風俗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近歲風俗尤為侈靡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清朴
清新質樸。 清 梅曾亮 《答吳子序書》:“所示詩,清朴以意勝。”
桑農
種桑樹養蠶謀生的農戶
魏耕名句,湖州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