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棘深處共潛身,前困蒺藜後臲卼

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元稹的《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》

全文:
邊頭大將差健卒,入抄禽生快於鶻。
但逢赬面即捉來,半是邊人半戎羯。
大將論功重多級,捷書飛奏何超忽。
聖朝不殺諧至仁,遠送炎方示微罰。
萬里虛勞肉食費,連頭盡被氈裘暍。
華裀重席臥腥臊,病犬愁鴣聲咽嗢。
中有一人能漢語,自言家本長城窟。
少年隨父戍安西,河渭瓜沙眼看沒。
天寶未亂猶數載,狼星四角光蓬勃。
中原禍作邊防危,果有豺狼四來伐。
蕃馬膘成正翹健,蕃兵肉飽爭唐突。
煙塵亂起無亭燧,主帥驚跳棄旄鉞。
半夜城摧鵝雁鳴,妻啼子叫曾不歇。
陰森神廟未敢依,脆薄河冰安可越。
荊棘深處共潛身,前困蒺藜後臲卼
平明蕃騎四面走,古墓深林盡株榾。
少壯為俘頭被髡,老翁留居足多刖。
烏鳶滿野屍狼藉,樓榭成灰牆突兀。
暗水濺濺入舊池,平沙漫漫鋪明月。
戎王遣將來安慰,口不敢言心咄咄。
供進腋腋御叱般,豈料穹廬揀肥腯。
五六十年訊息絕,中間盟會又猖獗。
眼穿東日望堯雲,腸斷正朝梳漢發。
近年如此思漢者,半為老病半埋骨。
常教孫子學鄉音,猶話平時好城闕。
老者儻盡少者壯,生長蕃中似蕃悖。
不知祖父皆漢民,便恐為蕃心矻矻。
緣邊飽餵十萬眾,何不齊驅一時發。
年年但捉兩三人,精衛銜蘆塞溟渤。

元稹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荊棘

荊:荊條,無刺;棘,酸棗,有刺。兩者常叢生為從莽。也泛指叢生於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

斬荊棘。——宋· 蘇洵《權書·六國論》

深處

(1)

(2) 很深的地方

白雲深處有人家

海洋深處的寶藏

(3) 內部

心靈深處

潛身

藏身隱居。《後漢書·袁閎傳》:“潛身十八年…… 閎 誦經不移。” 明 馬鑾 《銅雀伎》詩:“得上高臺日已西,潛身一為故人啼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贈於副將元剴》詩:“間道復西來,潛身入 吳 市。”

蒺藜

(1)

(2) 一年生草本植物,莖橫生在地面上,開小黃花,果實也叫蒺藜,有刺,可以入藥

(3) 像蒺藜的東西。如“鐵蒺藜”,“蒺藜骨朵”:舊時一種兵器

臲卼

動搖不安貌。《易·困》:“困於葛藟,於臲卼。” 唐 盧注 《酒鬍子》詩:“盤中臲卼不自定,四座清賓注意看。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十四:“安,只是無臲卼之意。”《明史·廣西土司二》:“地方臲卼,如破壞之舟,漂泊風浪,覆溺在目,不待智者而知之矣。” 清 黃景仁 《遇雨止雲谷寺》詩:“不禱得神庇,我心滋臲卼。”

元稹名句,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名句

詩詞推薦

荊棘深處共潛身,前困蒺藜後臲卼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