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陸游的《山行》
全文:
山光秀可餐,溪水清可啜。
白雲映空碧,突起若積雪。
我行溪山間,靈府為澄澈。
崚嶒崖角立,蟠屈路九折。
黃楊與冬青,鬱郁自成列;其根貫石罅,橫逸相糾結。
上捫鵰鶻巢,下歷豺虎穴。
流泉不可見,鏘然響環玦。
出山日已暮,林火遠明滅。
小息得樵家,題詩記幽絕。
參考注釋
崚嶒
(1) 高聳突兀
寫山早崚嶒嵯峨
(2) 比喻特出不凡
凡為文者,必有文章之骨,意象崚嶒
(3) 比喻剛正不阿、堅貞不屈
俠骨崚嶒傲九洲
(4) 骨節顯露貌。多形容人體瘦削
骨節崚嶒的大手
(5) 另見 léng
角立
(1).卓然特立。《後漢書·徐穉傳》:“至於 穉 者,爰自 江 南卑薄之域,而角立傑出,宜當為先。” 李賢 註:“如角之特立也。” 宋 陸游 《晨起坐南堂書觸目》詩:“奇峰角立千螺曉,遠水平鋪匹練秋。”
(2).對峙;並立。 宋 葉適 《法度總論二》:“至 晉 之敗,尤甚於 漢 ,南北角立,遞興互滅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正統辨》:“ 吳 魏 之於 蜀 也,亦一時角立而不相統攝者也。” 孫中山 《中國國*民*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》:“構成 中國 之戰禍者,實為互相角立之軍閥。此互相角立之軍閥,各顧其利益,矛盾至於極端,已無調和之可能。” 郭紹虞 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第四章:“在 北宋 時期,是道學家與古文家角立的時期,所以各不相上下。”
蟠屈
(1).盤旋屈曲;迴環曲折。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五八引 唐 穀神子 《博異志·李黃》:“但見枯槐樹中,有大蛇蟠屈之跡。”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功德寺》:“寺兩側皆古松,枝柯青翠,蟠屈覆地,蓋塞外別種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朱佩茝》:“ 朱 試往觀,物方蟠屈,閉目如睡。”
(2).抑鬱糾結。 宋 蘇舜欽 《答韓持國書》:“心志蟠屈不開,固亦極矣!”
陸游名句,山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