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見東林怪蔓之詩三百年,字如金繩鐵索相糾纏

范成大次韻李器之編修靈石山萬歲藤歌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范成大的《次韻李器之編修靈石山萬歲藤歌》

全文:
君不見東林怪蔓之詩三百年,字如金繩鐵索相糾纏
不如李侯靈石句,筆陣壓倒長城堅。
藤陰詩律兩秀髮,此段奇事今無前。
吾聞草木未有不黃落,雨荒霜倒相後先。
綿綿紫藟天所壽,風雨不動常蒼然。
堅姿絕鄰傲所,深本無極融三泉。
騰虯舞蛟矯欲去,流蘇絡帶翩如仙。
班荊藾芘得吾黨,酌泉共吸杯中天。
詩成一斗屬太白,擘箋揮掃如雲煙。
北門西掖君自有,坐擁紅藥然金蓮。
山腰澗閽莫濡滯,早晚天風吹蛻蟬。

范成大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不見

(1)

不曾相見

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

(2)

見不著;丟失

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

東林

(1).東邊的樹林或竹林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效阮公詩》之一:“孤雲出北山,宿鳥驚東林。” 唐 杜甫 《舍弟占歸草堂檢校卿示此詩》:“東林竹影薄,臘月更須栽。”

(2).指 廬山 東林寺 。 唐 張喬 《送僧鸞歸蜀寧親》詩:“高名徹西國,舊跡寄 東林 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寄杭州西湖昭慶寺華社主省常上人》詩:“任夸西掖吟紅藥,何似 東林 種白蓮。”亦泛指僧寺。 唐 司空曙 《閒園即事寄暕公》詩:“欲就東林寄一身,尚憐兒女未成人。”參見“ 東林寺 ”。

(3).指 明 末東林黨。 清 侯方域 《太常公家傳》:“公暇時,時共 攀龍 講學, 魏廣微 忌之,曰:‘此崛彊老者,‘東林’之魁渠也。’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樹‘東林’之幟。” 魯迅 《墳·論“費厄潑賴”應該緩行》:“但是,‘疾惡太嚴’,‘操之過急’, 漢 的清流和 明 的“東林”,卻正以這一點傾敗。”參見“ 東林黨 ”。

(4).指東林書院。 清 趙翼 《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》詩:“ 東林 威標榜, 鄒 顧 屹山斗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己亥續懷人詩》:“尋遍 東林 南北部,一家鉤黨古無人。”參見“ 東林書院 ”。

百年

(1) 指很多年

百年老屋,塵泥滲漉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
百年大計

(2) 指人的一生;一輩子

百年之後,即死了以後

金繩

(1).黃金或其他金屬制的繩索。(1)用以編連策書。《後漢書·方術傳序》:“然神經怪牒,玉策金繩,關扃於明靈之府,封縢於瑤壇之上者,靡得而闚也。”《南齊書·高帝紀上》:“披金繩而握天鏡,開玉匣而總地維。” 唐 楊炯 《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》:“登封告禪,玉牒金繩。”《舊唐書·禮儀志三》:“又造玉策三枚,皆以金繩連編玉簡為之。”(2)用於一般拴束。 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金繩鐵索鎖紐壯,古鼎躍水龍騰梭。”

(2).佛經謂 離垢國 用以分別界限的金制繩索。 唐 李白 《春日歸山寄孟浩然》詩:“金繩開覺路,寶筏度迷川。” 王琦 注引《法華經》:“國名 離垢 ,琉璃為地,有八交道,黃金為繩,以界其側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證果》:“看金繩寶筏相招,何須慮永劫沉身不可撈。” 清 吳偉業 《贈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》:“嵐光浮翠黛,塔勢界金繩。”

(3).借指地平線。 唐 劉長卿 《龍門八詠·退公龕》:“閒雲隨錫杖,落日低金繩。” 康有為 《八月十四夜香港觀燈》詩:“空濛海月上金繩,又看秋宵 香港 燈。”

鐵索

(1).粗鐵鏈。 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金繩鐵索鎖紐壯,古鼎躍水龍騰梭。”《宋史·張永德傳》:“以鐵索千餘尺,橫截 長淮 ,又維巨木,自是備御益堅矣。” 清 閻爾梅 《登峨嵋山》詩:“脊隥風搖攀鐵索,頤崖石陷蹋藤梯。” 毛澤*東 《長征》詩:“ 金沙 水拍雲崖暖, 大渡 橋橫鐵索寒。”

(2).用粗鐵鏈製成的刑具。《清通典·刑一》:“定獄具之圖……一曰鐵索,以鐵為之,長七尺,重五斤。” 清 鄭燮 《蓮峰》詩:“鐵索三條解上都,君王早為白寃誣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胡風》:“以我自己而論,總覺得縛了一條鐵索。”

糾纏

(1) 相互纏繞

糾纏不清

(2) 煩擾;攪擾

兒子老是糾纏父親,怕父親不給錢就走掉

范成大名句,次韻李器之編修靈石山萬歲藤歌名句

詩詞推薦

君不見東林怪蔓之詩三百年,字如金繩鐵索相糾纏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