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蘇轍的《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》
全文:
東來亦何求,聊欲觀海岱。
海西尚千里,將行勇還退。
岱陰即齊疆,南往曾歷塊。
春深草木長,山暖冰雪潰。
中巷無居人,南畝釋耕耒。
車徒八方至,塵坌百里內。
牛馬汗淋漓,綺紈聲綷縩。
喧闐六師合,洶湧眾流匯。
無復問誰何,但自舍耽愛。
龍鸞畫車服,貝玉飾冠佩。
驊騮蹴騰騫,幡旆飛晻曖。
腥膻及魚鱉,瑣細或蒲菜。
游墮愧無齎,技巧窮殊態。
縱觀{左目右鄂去阝}未已,精意殫一酹。
出門青山屯,繞廊遺蹟昧。
登封尚壇壝,古觀寫旗隊。
戈矛認毫末,舒捲分向背。
雍容太平業,磊落豐碑在。
往事半蓬蒿,遺氓但悲慨。
回瞻最高峰,遠謝徂徠對。
欲將有限力,一放目所迨。
天門四十里,預恐雙足廢。
三宿遂徘徊,歸來欲誰懟。
前年道轘轅,直上嵩嶺背。
中休強飲食,莫宿時盥頮。
稍知天宇寬,不覺人寰穢。
歲時未雲久,筋骸老難再。
山林無不容,疲薾坐自礙。
自知俗緣深,畢老守闤闠。
何當御清風,不用車馬載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車徒
(1).兵車和步卒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中夏,教茇舍,如振旅之陳,羣吏撰車徒。”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連帥比年簡車,卒正三年簡徒,羣牧五載大簡車徒。”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》:“戢戢車徒九門盛,寥寥煙火萬家微。”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回:“ 宣王 御駕親征,敗績於 千畝 ,車徒大損。”
(2).車馬和僕從。《文選·李康<運命論>》:“故遂絜其衣服,矜其車徒,冒其貨賄,淫其聲色,脈脈然自以為得矣。” 劉良 註:“車徒,謂車馬侍從也。” 宋 文天祥 《知韶州劉容齋墓志銘》:“出入不設車徒,間步行井陌中,不以為苦。”
八方
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西北、東北八個方向
塵坌
(1).灰塵,塵土。《續資治通鑑·宋神宗元豐四年》:“在班殿直 劉歸仁 率眾南奔,相繼而潰。入塞者三萬人,塵坌四起,居人駭散。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天部一》:“一日,天大風,晦冥良久,既霽,於塵坌中得一好女子。” 清 黃宗羲 《永樂寺碑記》:“污邪市井,未嘗擇地,塵坌滿室,但供邨婦里老之游息。”
(2).塵俗;世俗之人。 唐 呂岩 《七言》詩之四:“藥就功成身羽化,更拋塵坌出凡流。” 宋 蘇舜欽 《和鄰幾登緐台塔》詩:“迥然塵坌隔,頓覺襟抱舒。” 明 宋濂 《蘭隱亭記》:“ 華卿 性清脩,不與塵坌交,並皦皦然屹立物外。”
(3).比喻卑下的處境或微賤之物。 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厭習風塵》:“老身 李大媽 是也,本係 劍南 人氏,不幸夫主早亡,失身塵坌,流寓 長安 。”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辭家訪道》:“煙姿霞韻,也應知生來往因,把金章紫綬看塵坌。”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蘇轍名句,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