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元稹的《和樂天贈樊著作》
全文:
君為著作詩,志激詞且溫。
璨然光揚者,皆以義烈聞。
千慮竟一失,冰玉不斷痕。
謬予頑不肖,列在數子間。
因君譏史氏,我亦能具陳。
羲黃眇雲遠,載籍無遺文。
煌煌二帝道,鋪設在典墳。
堯心惟舜會,因著為話言。
皋夔益稷禹,粗得無間然。
緬然千載後,後聖曰孔宣。
迥知皇王意,綴書為百篇。
是時游夏輩,不敢措舌端。
信哉作遺訓,職在聖與賢。
如何至近古,史氏為閒官。
但令識字者,竊弄刀筆權。
由心書曲直,不使當世觀。
貽之千萬代,疑言相併傳。
人人異所見,各各私所遍。
以是曰褒貶,不如都無焉。
況乃丈夫志,用舍貴當年。
顧予有微尚,願以出處論。
出非利吾已,其出貴道全。
全道豈虛設,道全當及人。
全則富與壽,虧則飢與寒。
遂我一身逸,不如萬物安。
解懸不澤手,拯溺無折旋。
神哉伊尹心,可以冠古先。
其次有獨善,善己不善民。
天地為一物,死生為一源。
合雜分萬變,忽若風中塵。
抗哉巢由志,堯舜不可遷。
舍此二者外,安用名為賓。
持謝著書郎,愚不願有雲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合雜
(1).混雜;嘈雜。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儒教》:“流俗婦人,多於 孔廟 祈子,殊為褻慢,有露形登 夫子 之榻者。 後魏 孝文 詔 孔子廟 ,不聽婦人合雜祈非望之福。然則聾俗所為,有自來矣。” 唐 吉皎 《七老會詩》:“寧用管弦來合雜,自親松竹且清虛。”
(2).猶交錯。 唐 蔡希綜 《法書論》:“八分、章草、古隸等體要相合雜,發人意思。”
忽若
(1).恍若,好像。 戰國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“於是處子怳若有望而不來,忽若有來而不見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於是逍遙暇豫,忽若忘歸。”
(2).倘或,假使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冥跡》:“其子聽之感慟,因自誓:忽若作人,當再為 顧 家子。”《敦煌變文集·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》:“可中修善到諸天,居處生涯一切全……忽若共君生那裡,尋常自在免憂煎。” 蔣禮鴻 通釋:“這段文章,‘可中’和‘忽若’並用,都是‘倘或’的意思。”《敦煌變文集·目連緣起》:“伏願世尊慈悲,少借威光,忽若得見慈親,生死不辜恩德。”
元稹名句,和樂天贈樊著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