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元代釋明本的《秋夜述古》
全文:
蛩聲唧唧,雁聲嚦嚦。
病葉落空階,清籟鳴空隙。
客來叩我白雲房,三繞禪床振金錫。
玄音落落不覆藏,更加一語成狼藉。
擬來此處尋聲跡,萬里秋風有何極。
丈夫何事不肯休,直欲參天起荊棘。
九載少林窮的的,一宿曹溪浮逼逼。
偃溪流水香嚴擊,切忌隨他那邊覓。
良由眼聽與心聞,疾燄過風俱莫及。
威音那畔空劫前,底事何曾異今日。
幻住道人都不識,柴扉晝掩千山碧。
寒莎葉底露沈沈,煙外數聲牛背笛。
客既無言我亦休,橫眠一覺青茅席。
夢裡忽聞蕭騷淅瀝何處生?覺來元是山雨四閻聲滴滴。
參考注釋
威音
見“ 威音王佛 ”。
那畔
那邊。
出處:唐 裴諴 《新添聲楊柳枝詞》:“思量大是惡因緣,只得相看不得憐。願作琵琶槽那畔,得他長抱在胸前。”
五代 齊己 《道林寓居》詩:“秋泉一片樹千株,暮汲寒燒外有餘。青嶂這邊來已熟,紅塵那畔去應疏。”
宋 辛棄疾 《醜奴兒·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》詞:“青旗賣酒,山那畔、別有人間。”
空劫
佛教語。成、住、壞、空四劫之末。謂世界滅壞之後,再造之前的空虛階段。 宋 陸游 《北窗睡起》詩:“高懷元在 羲皇 上,大事已明空劫前。” 宋 葉適 《潘廣度》詩:“坐具平鋪佛叉手,空劫以前人總有。”參閱《大明三藏法數》卷十八。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元乾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餘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。” 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。”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。”
何曾
反問表示未曾
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?
今日
(1).本日;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長矣。” 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書至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五回:“ 楊雄 道:‘兄弟何故今日見外?有的話,但説不妨。’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 華忠 説:‘今日趕不到的;他連夜走,也得明日早上來。’”
(2).目前;現在。《穀梁傳·僖公五年》:“今日亡 虢 ,而明日亡 虞 矣。” 唐 駱賓王 《為徐敬業討武曌檄》:“請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誰家之天下?” 清 黃遵憲 《台灣行》:“今日之政民為主,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!” 丁玲 《韋護》第一章:“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、有智識的婦女。”
釋明本名句,秋夜述古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