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李之世的《王侯德政詠·其四·重溟波息》
全文:
鯨鯢東徙燧煙消,海國風生殺氣遙。
一自伏波南渡後,狂瀾誰更樹銅標。
參考注釋
鯨鯢
(1).即鯨。雄曰鯨,雌曰鯢。 唐 盧綸 《奉陪渾侍中上巳日泛渭河》詩:“舟檝方朝海,鯨鯢自曝腮。” 元 馬致遠 《岳陽樓》第一折:“想鸞鶴只在秋江上,似鯨鯢吸盡銀河浪。” 明 李夢陽 《鄱陽湖十六韻》:“力屈鯨鯢仆,聲回雁鶩呼。”
(2).比喻兇惡的敵人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古者明王伐不敬,取其鯨鯢而封之,以為大戮。” 杜預 註:“鯨鯢,大魚名,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。”《晉書·愍帝紀》:“掃除鯨鯢,奉迎梓宮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愍帝建興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鯨鯢,大魚,鉤網所不能制,以此敵人之魁桀者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誅妖檄文》:“ 雍正 、 乾隆 以下,姦奴 和昇 攬權,賣官鬻爵,荼毒等於鯨鯢。” 康有為 《遣人入北尋幼博墓攜骸南歸》詩:“鯨鯢橫波斜日曛,誓起義師救聖君。”
(3).借指海盜。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李壯烈戰跡》:“海中盜艇猖獗,鯨鯢日盛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七:“掃蕩鯨鯢,肅清海甸,總是大快事,不必計較功伐。”
(4).比喻無辜被殺之人。舊題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妻子無辜,並為鯨鯢。” 唐 元稹 《王迪貶永州司馬》:“﹝家屬﹞適遭蜂蠆,並為鯨鯢。” 章炳麟 《討滿洲檄》:“ 漢 民無罪,盡為鯨鯢。”
東徙
向東遷移。《史記·管蔡世家》:“ 周幽王 為 犬戎 所殺, 周 室卑而東徙。”《漢書·翼奉傳》:“今園廟有七,雲東徙,狀何如?”
海國
(1).近海地域。 唐 張籍 《送南遷客》詩:“海國戰騎象,蠻州市用銀。” 宋 蘇軾 《新年》詩之三:“海國空自煖,春山無限清。” 清 何紹基 《滬上雜書》詩:“愁風悶雨人無寐,海國平分鬼氣多。”
(2).臨海之國或海外之國。 明 何景明 《送宗魯使安南》詩:“日月天門逈,星辰海國遙。” 清 卓爾堪 《題劉松年海島圖》:“ 中華 百貨資百蠻,海國紛紛估客船。” 清 魏源 《寰海後》詩之九:“鶴盡羽書風盡檄,兒談海國婢談兵。”
風生
(1).起風。 晉 潘岳 《為諸婦祭庾新婦文》:“室虛風生,牀塵帷舉。” 唐 李白 《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》詩:“水退池上熱,風生松下涼。”
(2).猶言雷厲風行。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見事風生,無所廻避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風生,言其速疾不可當也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七:“遇事風生,吏民稱快。”
(3).形容氣氛活躍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七寶山座》:“惟 張九齡 論辯風生,升此座,餘人不可階也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一》:“俄而 文皇 到來,精彩驚人,揖而坐。神氣清朗,滿坐風生,顧盼偉如也。” 丁玲 《太陽照在桑乾河上》十五:“區上並不了解他,只覺得他談吐風生,學問淵博,對他非常客氣,也就相信了他。”
殺氣
(1) 兇惡嚇人的氣勢
殺氣騰騰
(2) 發泄氣憤;出氣
你有委屈就說出來,不該拿別人殺氣
(3) 陰氣;寒氣
匈奴處北地,寒,殺氣早降。——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
(4) 戰場上殺伐之氣,借指戰事
殺氣騰空
李之世名句,王侯德政詠·其四·重溟波息名句
名句推薦
遊覽總嫌天宇窄,更揩病眼上高台
陳寅恪《純陽觀梅花》鶴靜來華表,雲間出太虛
陳既濟《送張無夢歸天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