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沈鍊的《俠客行》
全文:
北里新名俠,門多隱者車。
問人尋寶劍,留客注丹書。
七貴空聞姓,三公欲造廬。
寧甘布衣老,不肯曳長裾。
參考注釋
七貴
(1).指 西漢 時七個以外戚關係把持朝政的家族。《文選·潘岳<西征賦>》:“窺七貴於 漢 庭,譸一姓之或在。” 李周翰 註:“ 漢 庭七貴: 呂 、 霍 、 上官 、 丁 、 趙 、 傅 、 王 ,並後族也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辨職》:“昔 魯叟 之修《春秋》也,不藉三 桓 之勢; 漢 臣之著《史記》也,無假七貴之權。”
(2). 隋 末, 洛陽 人稱 段達 、 王世充 、 元文都 、 盧楚 、 皇甫無逸 、 郭文懿 、 趙長文 為七貴。見《隋書·越王侗傳》。
(3).泛指權貴。 唐 李白 《流夜郎贈辛判官》詩:“昔在 長安 醉花柳,五侯七貴同杯酒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入京篇》詩:“七貴家連鳳城裡,轉日薰天勢無比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酬史庶常可程》詩:“跨驢入 長安 ,七貴相經過。”
三公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。《書·周官》:“立太師、太傅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陽。”一說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中宮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。” 張守節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並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,主佐機務。”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七政,和陰陽之官也。”
沈鍊名句,俠客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