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王士禎的《醴泉謁志公像觀唐碑(碑開元三年乙卯立)》
全文:
早讀神僧傳,緬希志公跡。
劍水蹤已遙,鐘山事成昔。
豈知常白峰,留此千年石。
鳥爪帶銅綠,鏡面瑩蘚碧。
磨滅開元碑,蟲鳥紛難譯。
披蘿究遺文,剝苔理殘畫。
斷闕發聞見,樵牧增嘆惜。
陸銘圯寒冢,王碑委荒僻。
廬陵傲珠犀,東武比博弈。
淪棄多名珍,何憚窮鉤索。
一勺醴泉冰,供此風雨夕。
參考注釋
斷闕
見“ 斷缺 ”。
發聞
(1).傳播;顯揚。《書·呂刑》:“上帝監民,罔有馨香,德刑發聞惟腥。” 孔穎達 疏:“ 苗 民自謂是德刑者,發聞於外,惟乃皆是腥臭。”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潛嘆》:“ 虞 舜 之大聖也,德音發聞。”《後漢書·寇恂傳》:“內得人心,外破 蘇茂 ,威震鄰敵,功名發聞,此讒人側目怨禍之時也。” 宋 曾鞏 《壽昌縣太君許氏墓志銘》:“女子之善,既非世教所奬成,其事實亦罕發聞於後。” 清 朱仕琇 《松溪令潘公去思碑》:“他日去柄大政於朝,勳勞天下。究其治跡發聞之處,自 松溪 始。”
(2).猶聞名,傳揚名聲。《國語·齊語》:“於子之鄉,有居處好學、慈孝於父母、聰慧質仁、發聞於鄉里者,有則以告。” 唐 韓愈 《省試學生代齋郎議》:“﹝學生﹞以所進業發聞於鄉閭,稱道於朋友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直講劉仲章可大理寺丞》:“爾以通經發聞於世,允蹈所學,尚何訓哉!” 清 吳敏樹 《湖北按察使貴陽唐子方先生哀辭》:“公往以名舉人,為縣令 湖北 ,以才能發聞,洊陟藩翰。”
(3).發聲使人聽到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卜列》:“ 孟賁 狎猛虎而不惶,嬰人畏螻蟻而發聞。”
樵牧
(1).打柴放牧。《晉書·宣帝紀》:“賊恃水,樵牧自若。” 宋 葉適 《改東門出》詩之二:“自我護樵牧,林光稍敷紛。” 清 劉大櫆 《阮君墓志銘》:“祖墓之木,以歲久樵牧之不禁,漸至凋敝。”
(2).樵夫與牧童。也泛指鄉野之人。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五八:“荒淫竟淪沒,樵牧徒悲哀。” 宋 陸游 《村居》詩:“樵牧相語欲爭席,比鄰漸熟約論婚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 交河 城西有古墓,林木叢雜,雲藏妖魅,犯之者多患寒熱,樵牧弗敢近。”
嘆惜
慨嘆而惋惜
功虧一簣,令人嘆惜
王士禎名句,醴泉謁志公像觀唐碑(碑開元三年乙卯立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