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李之藻的《題李節婦》
全文:
當年嬰杵門下客,能存趙孤趙不滅。
已分結髮委從夫,為夫存後其夫訣。
夫亡有兒夫不亡,側出應是夫骨血。
間關且撫雙孤雛,不將一死等蠓蠛。
夫存清白甘糟糠,死後流離任冰雪。
風欺雨薄世情非,化石啼鵑黯悲切。
發可斷,肢可截,丸有膽,書有荻。
三十年來心是鐵,待得兒成拚食貧,衣冠不教虧苦節。
慈母有義方,況乃貞以潔。
培根亦何深,孫枝茂瓜瓞。
高唐已駐逐夫雲,滹沱不斷清流咽。
趙宗如線行復昌,泉台歸報心怡悅。
君不見,除書昨夜下明光,仙郎又領中州臬。
參考注釋
慈母
古謂父嚴母慈,故稱母為慈母;古稱撫育自己成人的庶母為慈母
義方
行事應該遵守的規範和道理。《逸周書·官人》:“省其居處,觀其義方。”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 石碏 諫曰:‘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,弗納於邪。’”後因多指教子的正道,或曰家教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崇教》:“愛子欲教之義方,雕琢切磋,弗納於邪偽。” 宋 岳飛 《辭男雲特轉恩命札子》:“臣男 雲 始就義方,尚存乳臭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九五回:“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,萬事都秉命而行,教子也極有義方。”
況乃
亦作“況乃”。亦作“況廼”。 1.恍若,好像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游赤石進帆海》詩:“周覽倦瀛壖,況乃陵窮髮。” 唐 杜甫 《江邊星月》詩之一:“餘光隱更漏,況乃露華凝。” 唐 元稹 《和樂天秋題曲江》:“況乃江楓夕,和君《秋興》詩。”
(2).何況;況且;而且。《後漢書·王符傳》:“以罪犯人,必加誅罰,況乃犯天,得無咎乎?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》:“茲情已分慮,況廼協悲端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酬沖卿月晦夜有感》詩:“夜雲不見天,況乃星與月。”
李之藻名句,題李節婦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