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李孫宸的《送何龍友赴公車》
全文:
何生負氣何昂藏,弱冠挾策游帝鄉。
浮名唾手未足數,橫襟一世神飛揚。
憶昔與君結社事文章,抗懷真欲溯羲皇。
居然一日千秋事,雕蟲肯競少年場。
君原神物韜逾爍,我亦雄心挫不降。
浮雲蒼狗憐生事,瞬忽令予百感傷。
三秋伏塊餘雞骨,九折行路嘆羊腸。
雌伏雄飛渾不定,青雲且喜爾翱翔。
囊攜一劍芙蓉色,俠氣憑陵燕市傍。
公車不少揮毫士,決江排海非其長。
珷玞荊璞從教混,周客終然辨夜光。
榆枋飛搶自斥鴳,千仞翱翔美鳳凰。
送君此日上河梁。
濁酒勤君再一行,十載同君共梓桑。
君先壯遊事四方,俯仰宇宙何茫茫。
丈夫所志豈但功名富貴,文繡膏梁努力共期三不朽,銘勛彝鼎與旂常。
天明酒盡君當往,彩虹十丈吐光芒,君行聊贈作帆檣。
參考注釋
負氣
賭著氣而乾某件事
昂藏
儀表雄偉、氣宇不凡的樣子
繡衣柱史何昂藏。——李白《贈潘侍御論錢少陽》
弱冠
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,表示已經成人,但體還未壯,所以稱做弱冠,後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
二十曰弱,冠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弱冠異柔翰,卓犖觀群書。——左思《詠史》
予弱冠粵行,汝掎裳悲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只有一個書生,年方弱冠,尚未娶妻。——《二刻拍案驚奇》
挾策
亦作“ 挾筴 ”。1.手拿書本。喻勤奮讀書。《莊子·駢拇》:“問臧奚事,則挾筴讀書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筴字又作策, 李 云:‘竹簡也。古以寫書,長二尺四寸。’” 宋 蘇軾 《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》:“後生不自牧,呻吟空挾策。”
(2).胸懷計謀、建議。 明 宋濂 《<桂氏家乘>序》:“ 周 末有 季楨 者,與其弟 眭 挾策以乾諸侯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一:“書生挾策成何濟,付與維南織女愁。” 李大釗 《國情》:“將亦為天下挾策乾時之士裂矣。”
(3).持鞭,揚鞭。亦以喻奔走;行動。 唐 蔣防 《霍小玉傳》:“ 長安 有媒 鮑十一娘 者……性便辟,巧言語,豪家戚里,無不經過,追風挾策,推為渠帥。” 宋 曾慥 《高齋漫錄》:“度支 金郎中 君卿 ,年十九時,與其兄 君祜 郊居,挾策野外,遇田家有醉斗而傷者,仇人尤而執之。” 明 湯顯祖 《紫簫記·假駿》:“自家 鮑四娘 ,調絲品竹,蚤謝同心;挾筴追鋒,還推老手。” 周詠 《去國吟》:“中原到處不可居,何如挾策出國身還慊。立馬斯須別親友,離情又觸長亭柳。”
帝鄉
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
帝鄉不可期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李孫宸名句,送何龍友赴公車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