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王弘誨的《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·其二》
全文:
寶塔深居上帝尊,建江王氣俯中原。
紫氣繚繞千峰合,翠石崚嶒萬壑奔。
側聽金雞催日御,平看彩筆插天門。
三山似擁神仙宅,五指標奇荷帝恩。
參考注釋
三山
(1)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。”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“玄都五府風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。” 宋 蘇軾 《奉和陳賢良》詩:“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鼇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和沉子培同年》詩:“縹緲三山信 徐巿 ,橫縱六里聽 張儀 。”
(2). 福州 的別稱。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,東有 九仙山 ,北有 越王山 ,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。見 宋 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。 元 薩都剌 《入閩過平望驛》詩:“ 廣陵 城裡別匆匆,一去 三山 隔萬重。”
(3).冠名。 唐 李群玉 《寄友人鹿胎冠子》詩:“數點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。” 元 郭珏 《送友人從軍》詩:“七星戰袍襯金甲,三山尖帽飄猩紅。” 明 費信 《星槎勝覽·占城國》:“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,身披錦花手巾,臂腿四腕,俱以金鐲。”
(4).指三山骨。 唐 元稹 《望雲騅馬歌》:“蹄懸四跼腦顆方,胯聳三山尾株直。” 宋 黃庭堅 《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》:“家徒四壁書侵坐,馬聳三山葉擁門。”詳“ 三山骨 ”。
(5).喻封建主義、官僚資本主義、帝國主義三重壓迫。 郭沫若 《頌黨慶》詩之一:“三山白雪化,九域紅旗鮮。” 蕭華 《井岡山頌》詩:“推翻三山驚寰宇,社會主義日日新。”
神仙
(1)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、超脫塵世、長生不老的人物
神仙詭誕之說,謂顏太守以兵解,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,實未嘗死。——《梅花嶺記》
(2)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。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;又比喻逍遙自在、無牽無掛的人
五指
(1).五個手指。《荀子·勸學》:“若挈裘領,詘五指而頓之,順者不可勝數也。”《左傳·宣公四年》“子公食指動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然則手之五指之名,曰巨指(拇指)、食指、將指(中指)、無名指、小指也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二回:“ 武行者 聽了,跳起身來,叉開五指望店主人臉上只一掌。”
(2).五個腳指。《素問·厥論》:“寒厥之為寒也,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,何也?”
王弘誨名句,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·其二名句
名句推薦
靜中元有物,浩氣塞乾坤
謝安時《雲根書院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