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王士禎的《述舊贈劉公㦷吏部》
全文:
昔在順治中,天府羅文昌。
至尊右儒術,海宇盛詞章。
夫子起汝南,高步翰墨場。
僕從稷下來,意氣猶蹶張。
雲龍歘然合,相逐共翱翔。
論文無囁嚅,結交多老蒼。
四海得汪程,驤首同周行。
一台稱二妙,籍籍董與梁。
璋射必有邸,玉卮豈無當。
窮秋八*九月,草木萎以黃。
憑弔望諸君,驅馬金台旁。
風雲慘營平,邊朔多嚴霜。
和歌猛虎行,天地為低昂。
時序一以變,良會誰能常。
君思潁西湖,歸尋兩歐陽。
諸子亦星散,各各之四方。
仆觀廣陵濤,時上平山堂。
側聞清潁水,嫩綠如瓜瓤。
小艇擬艖䒀,往往破湖光。
別業寄蘇門,水竹紛陂塘。
百里見黃華,神工肆皴𣀮。
飛瀑下千尋,灑落層冰涼。
熊岳所居處,瑰異不可詳。
破衲山水紋,蕭然居士裝。
真江五馬渡,暮雪天滄浪。
是時一握手,泥飲傾千觴。
豈知十載別,會合仍帝鄉。
群公更翕集,列宿森光芒。
翰林蔣與李,詄盪排天閶。
亦有陳與吳,鳳凰鳴鏘鏘。
雅歌出金石,高論窮羲皇。
夫子正始音,卓為群倫倡。
仆忝龐公交,時登元龍床。
小春風氣佳,晚菊有餘芳。
賓從會西園,弦管羅東廂。
援毫申此詞,勖哉毋相忘。
參考注釋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黃華
見“ 黃花 ”。
神工
(1).神奇的造詣;非凡的才能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到著作省謝表》:“路遙難騁,才弱未勝,而神工曲造,雕絢彌疊。” 宋 趙彥衛 《雲麓漫鈔》卷八:“﹝ 柳公權 ﹞親筆啟草云:‘藝奮神工,時推妙翰。’”《詩刊》1977年第9期:“披荊斬棘下 平 瀏 ,前敵運籌費神工。”
(2).指能工巧匠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靈王》:“聚天下異木神工,得 崿谷 陰生之樹,其樹千尋,文理盤錯,以此一樹,而臺用足焉。” 宋 蘇軾 《海市》詩:“心知所見皆幻影,敢以耳目煩神工。” 傅尃 《瘞鶴銘》詩:“勝事流傳好事多,俗工刓鑿神工泣。”
(3).猶神人。 葉*劍*英 《過五台山》詩:“可有神工能掃霧,讓我放眼到 平西 。”
王士禎名句,述舊贈劉公㦷吏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