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留佳亭》
全文:
溪亭八柱映波虛,兩字檐題足起予。
目見耳聞食無盡,每當佳處合留餘。
參考注釋
溪亭
臨溪水的亭子。 唐 張祜 《題上饒亭》詩:“溪亭拂一琴,促軫坐披衿。” 宋 李清照 《如夢令》詞:“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”
八柱
(1).古代神話傳說,地有八柱,用以承天。《楚辭·天問》:“八柱何當?東南何虧?” 王逸 註:“言天有八山為柱。” 洪興祖 補註:“《河圖》言, 崑崙 者,地之中也,地下有八柱,柱廣十萬里,有三千六百軸,互相牽制,名山大川,孔穴相通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天對》:“完離不屬,焉恃夫八柱!” 王闓運 《愁霖賦》:“八柱損高,天池謝川。”
(2).比喻能為國家扶顛持危的棟樑之才。 唐 顏真卿 《金紫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傅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》:“家崇八柱之勛,地半三分之業。”
起予
(1).《論語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起予者, 商 也,始可與言《詩》已矣。’”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:“ 孔子 言 子夏 能發明我意,可與共言《詩》。”後因用為啟發自己之意。 唐 韓愈 《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》詩:“將經貴郡煩留客,先惠高文謝起予。” 宋 蘇軾 《答任師中家漢公》詩:“我時年尚幼,作賦慕 相如 。侍立看君談,精悍實起予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與友人論學書》:“且以區區之見,私諸同志而求起予。”
(2).指啟發他人。《文選·應璩<與廣川長岑文瑜書>》:“ 周 征 殷 而年豐, 衛 伐 邢 而致雨,善否之應,甚於影響,未可以為不然也。想雅思所未及,謹書起予。” 呂向 註:“恐其不致至誠,不知善否之應,故以書起發其章。”
乾隆名句,留佳亭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