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李楨的《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·其十九》
全文:
繞門清槿絕塵埃,白石蒼蒼半綠苔。
酒力漸消風力軟,桃花淨盡菜花開。
一泓海水杯中瀉,萬里銘旌死後來。
世上英雄本無主,爭教紅粉不成灰。
參考注釋
世上
世界上;人間
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
英雄
非凡出眾的人物。指見解、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
總攬英雄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英雄樂業。
英雄無覓孫仲謀處。—— 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
無主
(1).指國無君;軍無將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:“惟天生民有欲,無主乃亂。” 孔 傳:“民無君主,則恣情*欲,必致禍亂。”《管子·權修》:“萬乘之國,兵不可以無主。”《東觀漢記·馮異傳》:“ 更始 敗亡,天下無主。” 唐 杜牧 《張保皋鄭年傳》:“大臣殺其王,國亂無主。”
(2).指無主祭人。《儀禮·喪服》:“無主者,謂其無祭主者也。”《禮記·喪大記》:“喪有無後,無無主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若無主則相對賓有闕,故四鄰里尹主之,是無得無主也。”
(3).指宗廟無木主。《禮記·曾子問》:“ 曾子 問曰:‘古者師行,必以遷廟主行乎?’ 孔子 曰:‘天子巡守,以遷廟主行,載於齊車,言必有尊也。今也取七廟之主以行,則失之矣。當七廟、五廟無虛主。虛主者,唯天子崩,諸侯薨,與去其國,與祫祭於祖,為無主耳。’”參見“ 七廟 ”、“ 五廟 ”。
(4).沒有主人。《呂氏春秋·異用》:“ 周文王 使人抇池,得死人之骸,吏以聞於 文王 。 文王 曰:‘更葬之。’吏曰:‘此無主矣。’” 唐 許棠 《成紀書事》詩之一:“滿野多成無主冢,防邊半是異鄉人。”《元史·許衡傳》:“道有梨,眾爭取啖之。 衡 危坐樹下自若。或問之,曰:‘非其有而取之,不可也。’人曰:‘此無主。’ 衡 曰:‘梨無主,吾心獨無主乎?’”
(5).謂不由己,無主張。 唐 聶夷中 《送友人歸江南》詩:“上國身無主,下第誠可悲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三·蘇門孫先生言行》:“憂患恐懼,最怕有所;一有所,則我心無主。古來忠臣孝子、義士悌弟,只是能自作主張。”
(6).指女尚無夫家。 唐 李翱 《數奇篇》:“親戚之喪在野者, 數奇 皆往葬之;姑姊妹之無主失時者, 數奇 皆取而嫁之。”
爭教
怎教。 唐 白居易 《遣懷》詩:“遂使四時都似電,爭教兩鬢不成霜!” 金 元好問 《雪谷早行圖》詩之一:“雪擁雲橫下筆難,爭教萬景入荒寒?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四回:“髀肉復生猶感嘆,爭教寰宇不三分?” 清 納蘭性德 《好事近》詞:“爭教清淚不成冰?好處便輕別。”
紅粉
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粉,舊時借指年輕婦女,美女
不成
——作語氣詞用在句末,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,常與“難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詞相呼應
老五不在這兒,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
李楨名句,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·其十九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