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張方平的《讀高士傳》
全文:
天地閉不泰,賢人隱山澤。
如何堯舜代,箕潁有逸客。
消長存乎時,出處惟所適。
箕子之明夷,釣築亦潛跡。
乘桴海上游,采芝商中匿。
有道盍來儀,經綸建皇極。
致君義軒庭,安民仁壽域。
豈必同蚯蚓,蟠屈泥中食。
參考注釋
乘桴
乘坐竹木小筏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道不行,乘桴浮於海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管寧傳》:“遂避時難,乘桴越海,羈旅 遼東 三十餘年。”後用以指避世。 唐 王維 《濟上四賢詠》:“已聞能狎鳥,余欲共乘桴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》:“飄然欲作乘桴計,一到 扶桑 恨未能。” 梁啓超 《澳亞歸舟雜興》詩:“乘桴豈是先生志,銜石應憐後死心。”
上游
(1) 河流靠近發源地的一段
黃河上游
(2) 比喻先進的地位
力爭上遊
(3) 上級
只恐上游知道
采芝
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、 甪里先生 、 綺里季 、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,乃隱於 商雒 ,曾作歌曰:“莫莫高山,深谷逶迤。曄曄紫芝,可以療飢。 唐 虞 世遠,吾將何歸?駟馬高蓋,其憂甚大,高貴之畏人,不及貧賤之肆志。”見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、 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四皓》。後因以“採芝”指遁隱。名其歌為《採芝操》或《四皓歌》,亦省稱《採芝》。見《樂府詩集·琴曲歌辭二·<採芝操>序》引《琴集》及 南朝 陳智匠 《古今樂錄》。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二十:“去去行採芝,勿為塵所欺。” 宋 陸游 《對酒》詩:“寄謝採芝翁,無為老青壁。” 明 萬壽祺 《入沛宮》詩:“我亦遠隨 黃 綺 去, 東山 重唱《採芝》歌。” 清 秋瑾 《題<松鶴圖>》詩之二:“勛名浪説 凌煙閣 ,爭是 商山 歌《採芝》。”
謂摘采芝草。古以芝草為神草,服之長生,故常以“采芝”指求仙或隱居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留 瀛洲 而采芝兮,聊且以乎長生。”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十:“已矣行采芝,萬世同一時。” 清 翁照 《送歸愚沉少宗伯予告歸里》詩之二:“弭櫂 香水 溪,采芝 硯山 麓。”參見“ 採芝 ”。
商中
宮苑名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於是作 建章宮 ……其西則 商中 ,數十里虎圈。” 顏師古 註:“ 如淳 曰:‘ 商中 , 商庭 也。’商,金也。於序在秋,故謂西方之庭為 商庭 。”按,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、《封禪書》均作“唐中”, 清 王念孫 認為應作“唐中”,“商”乃“唐”字之訛。見《讀書雜誌·漢書五》。
張方平名句,讀高士傳名句
名句推薦
從善如順流,去惡如探湯。
房玄齡《晉書·列傳·第五十七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