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水深不可涉,偃蹇烏鵲成飛梁

王立道鵲橋篇

名句出處

出自明代王立道的《鵲橋篇》

全文:
今夕何夕明星光,梧桐露下金井涼。
果瓜𩜾餌競羅設,持針曳縷庭中央。
雲是天孫詣河鼓,蘭房桂殿凝雲妝。
天津水深不可涉,偃蹇烏鵲成飛梁
金支翠蕤恍明滅,隱隱玉佩鏘琳琅。
由來兒女齊拜祝,乞與巧慧能文章。
吾聞牛女皆列宿,武丁之說誠荒唐。
東西耿耿各照耀,云何此夕同徜徉。
精靈下上逐雲電,自有羽駕驂鸞凰。
盈盈一水若橫帶,倏忽超軼誰能妨。
況復析木自可度,豈必小鳥飛相將。
會乘長風凌倒景,直瞰雲漢求其詳。
古來傳言如虎市,姮娥奔月今安藏。
鴆媒娀女亦假設,陽台雲雨同渺茫。
乃知世俗共誣惑,人間天上空相望。

王立道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天津

(1).銀河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朝發軔於天津兮,夕余至乎西極。” 王逸 註:“天津,東極箕斗之閒,漢津也。” 唐 李紳 《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》詩:“天津落星河,一葦安可航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鵲橋仙》詞:“鵲迎橋路接天津,映夾岸、星榆點綴。”

(2).指 天津橋 。 唐 李白 《扶風豪士歌》:“ 天津 流水波赤血,白骨相撐如亂麻。” 宋 張耒 《和周廉彥》:“修禊 洛 濱期一醉, 天津 春浪緑浮堤。”參見“ 天津橋 ”。

(3).星名。位於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,凡九星。在銀河分支處,故稱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天津九星,橫河中,一曰天漢,一曰天江。”

不可

(1)

不可能;不可以

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。——宋·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

學不可以已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
(2)

決不能,必須不

而勢力眾寡不可論。——《資治通鑑》

不可一概而論

(3)

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

今天這個會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

偃蹇

(1) 高聳

(2) 驕橫;傲慢

懼其偃蹇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
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,他就得意的了不得,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

(3) 困頓;窘迫

叔寶道:“小弟當時偃蹇。——《隋唐演義》

(4)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

烏鵲

(1).指喜鵲。古以鵲噪而行人至,因常以烏鵲預示遠人將歸。 唐 杜甫 《喜觀即到復題短篇》詩之二:“待爾嗔烏鵲,拋書示鶺鴒。” 仇兆鰲 註:“按《西京雜記》:乾鵲噪而行人至。” 宋 戴復古 《鎮江別總領愚子催歸》詩:“老妻懸望占烏鵲,愚子催歸若杜鵑。” 金 元好問 《送欽叔》詩之五:“遙知慈母心,已為烏鵲喜。”

(2).特指神話中七夕為牛郎、織女造橋使能相會的喜鵲。 唐 李邕 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》:“織女橋邊烏鵲起,仙人樓上鳳凰來。” 唐 李商隱 《辛未七夕》詩:“豈能無意酬烏鵲,惟與蜘蛛乞巧絲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織女賦》:“鳳凰翼以翳車兮,命烏鵲以築梁。”

(3).烏鴉和喜鵲。《楚辭·九章·涉江》:“燕雀烏鵲,巢堂壇兮。” 王逸 註:“燕、雀、烏、鵲,多口妄鳴,以喻讒佞。”《晉書·李士業傳》:“通街大樹上有烏鵲爭巢,鵲為烏所殺。”《隋書·孝義傳·郭儁》:“家門雍睦,七葉共居,犬豕同乳,烏鵲通巢,時人以為義感之應。”

(4).指烏鴉,烏鳥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赤肉懸則烏鵲集,鷹隼鷙則眾鳥散。物之散聚,交感以然。” 唐 李嶠 《鑒》詩:“月中烏鵲至,花里鳳皇來。”

飛梁

凌空飛架的橋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晉水》:“水側有涼堂,結飛梁於水上。” 明 李夢明 《玄明宮行》:“前矻石柱雙蟠龍,飛梁逶迤三彩虹。”

王立道名句,鵲橋篇名句

詩詞推薦

天津水深不可涉,偃蹇烏鵲成飛梁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