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王士禎的《龍門閣》
全文:
眾山如連鰲,突兀上龍背。
鱗鬣中怒張,風雨晝晦昧。
出爪作之而,神奇始何代。
亂水趨嘉陵,波濤勢交匯。
萬壑爭一門,雷霆走其內。
直跨背上行,四顧氣什倍。
夕陽下岷峨,天彭光破碎。
咫尺劍門關,益州此絕塞。
子陽昔躍馬,妖夢成佁儗。
區區王與孟,泥首終一概。
李特亦雄兒,僭竊竟何在。
參考注釋
鱗鬣
(1).指龍的鱗片和鬣毛。 清 王士禛 《龍門閣》詩:“鱗鬣中怒張,風雨晝晦昧。”亦指魚的鱗片和背鰭。 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鱗語·黃雀魚》:“海人譟而驚之,化者十五,鱗鬣不開者不全化矣。” 清 李元 《蠕范·物候》:“鱖……形扁而腹圓,大口大目,細鱗有斑彩,其斑雄明雌暗,皆有鬐鬣,鱗鬣皆圓,黃質黑章。”
(2).代稱龍。 宋 歐陽修 《和出省》:“共向丹墀侍臨選,莫驚鱗鬣化風雷。”
(3).代稱魚。 五代 齊己 《池上感興》詩:“碧底紅鱗鬣,澄邊白羽翰。” 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藝語·諸家畫品》:“有 官*能 者, 香山 千戶小旗,生有巧思,欲與 林良 抗衡,所畫鱗鬣亦精絶。”
(4).代稱松樹。鱗喻松樹皮,鬣喻松針。 明 吳承恩 《畫松》詩:“鱗鬣如有聲,飢蛟對相語。”
怒張
(1).波濤洶湧貌。 宋 王安石 《送張宣義之官越幕》詩之一:“惟有 西興 渡, 靈胥 或怒張。”
(2).筆力雄健。 宋 米芾 《海岳名言》:“筋骨之説出於 柳 ,世人但以怒張為筋骨,不知不怒張自有筋骨焉。”
(3).指詩格粗豪淺露。 宋 魏泰 《臨漢隱居詩話》:“詩主優柔感諷,不在逞豪放而致怒張也。” 宋 嚴羽 《滄浪詩話·詩辨》:“其末流甚者,叫噪怒張,殊乖忠厚之風,殆以駡詈為詩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薑齋詩話》卷二:“抑專以遒勁為雄,怒張之氣,繇此而濫觴焉。”
(4).指猛禽雙翼奮展。 清 劉大櫆 《雷說》:“雷之為形,非走非翔。象彼鷹隼,兩翼怒張。”
風雨
(1).風和雨。 宋 蘇軾 《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》之一:“嘉穀臥風雨,稂莠登我場。”《醒世恆言·李汧公窮邸遇俠客》:“風雨蕭蕭夜正寒,扁舟急槳上危灘。”
(2).颳風下雨。《書·洪範》:“月之從星,則以風雨。”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四:“王悲思之,遣往視覓,天輒風雨,嶺震雲晦,往者莫至。”
(3).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。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﹝ 朱博 ﹞稍遷為功曹,伉俠好交,隨從士大夫,不避風雨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,沉默地庇護他,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,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。”參見“ 風雨如晦 ”。
(4).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。《文匯報》1992.2.15:“ 周 余 離婚,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,重筆濃墨,鬧得滿城風雨。”參見“ 滿城風雨 ”。
晝晦
白日光線昏暗。《楚辭·九歌·山鬼》:“杳冥冥兮羌晝晦,東風飄兮神靈雨。”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:“大風從西北起,折木髮屋,揚砂石,晝晦, 楚 軍大亂,而 漢 王得與數十騎遁去。” 宋 蘇軾 《太白詞》之一:“雷闐闐,山晝晦。”
王士禎名句,龍門閣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