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石寶的《望蒼岩行》
全文:
蒼岩之山在何許,大行東來如馬駐。
上有千年不老之長松,下有清泉及茂樹。
顛猿棲其中,千歲亦不去。
玄鳥吐雲白鹿走,異相不獨隋帝女。
山翁飲水猶綠髮,野草通靈亦金縷。
吁嗟乎,佳哉名山神仙直在天壤間。
我欲從之問大還,路遠莫致行苦艱。
但見淑氣擁丹閣,奇峰歷錄青如環。
百里之外且如此,何況暮宿玄圃朝洧盤。
人生不滿百,日月凋朱顏。
安能不行樂,苦為名利慳。
到頭鐘鼎亦徒爾,眼前行路猶間關。
君胡不歸來,山水有餘歡。
吾為汝致安期棗,更為汝栽武陵花。
黃童高歌素*女舞,同醉吹笙王子家。
參考注釋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如此
(1) 這樣,那樣;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
如此則荊吳之勢強——《資治通鑑》
理當如此
(2)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範圍
勞苦而功高如此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(3) 這樣的
兩座城市發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
何況
(1) 不消說
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,更何況一場革命
(2) 更加
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,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
(3)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,用法基本上同“況且”
何況供百人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你去接他一下,這兒不好找,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
玄圃
(1).傳說中 崑崙山 頂的神仙居處,中有奇花異石。玄,通“ 懸 ”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左瞰 陽穀 ,右睨 玄圃 。” 李善 註:“《淮南子》曰:‘…… 懸圃 在 崑崙 閶闔之中。’‘玄’與‘懸’古字通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河水一》:“ 崑崙 之山三*級:下曰 樊桐 ,一名 板松 ;二曰 玄圃 ,一名 閬風 ;三曰 層城 ,一名 天庭 。是為太帝之居。” 唐 李康成 《玉華仙子歌》:“夕宿紫府雲母帳,朝餐 玄圃 崑崙 芝。” 宋 蘇軾 《題潭州徐氏春暉亭》詩:“勿嫌步月臨 玄圃 ,冷笑乘槎向海灘。” 羅惇曧 《文學源流·列子》:“ 玄圃 之珠,求焉而不竭; 崑山 之玉,採焉而不枯。”
(2). 魏 晉 南北朝 時 洛陽 、 建康 (今 南京市 )宮中園名,時作講經之處。《梁書·簡文帝紀》:“ 高祖 所製《五經講疏》,﹝ 簡文帝 ﹞嘗於 玄圃 奉述,聽者傾朝野。” 清 吳偉業 《贈蒼雪》詩:“法航下 匡廬 ,講室臨 玄圃 。”
洧盤
古代神話中的水名。據說發源於 崦嵫山 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夕歸次於 窮石 兮,朝濯髮乎 洧盤 。” 王逸 註:“ 洧盤 ,水名。《禹大傳》曰:‘ 洧盤 之水出 崦嵫之山 。’” 晉 郭璞 《山海經圖贊·丹木》:“爰有丹木,生彼 洧盤 。”
石寶名句,望蒼岩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