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士於何識秋意,隔岩聽覺帶寒聲

乾隆題錢維城秋景山水十二種·其二·秋岩濺玉

名句出處
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題錢維城秋景山水十二種·其二·秋岩濺玉》

全文:
是誰琢得玉珠成,落落如穿顆顆明。
高士於何識秋意,隔岩聽覺帶寒聲

乾隆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高士

志趣、品行高尚的人;超脫世俗的人,多指隱士

吾聞魯連先生, 齊國之高士也。——《戰國策·趙策》

於何

(1).為何;如何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彼月而食,則維其常;此日而食,於何不臧?” 唐 王季友 《滑中贈崔士瑾》詩:“十年前見君,甲子過我壽;於何今相逢,華髮在我後?”

(2).什麼。於,助詞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林麓之饒,於何不有!” 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異類眾伙,於何不育!”

如何。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故言必有三表。何謂三表? 子墨子 言曰:‘有本之者,有原之者,有用之者。於何本之?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。於何原之?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。於何用之?廢以為刑政。’” 唐 韓愈 《贈別元十八協律》詩之一:“ 何氏 之從學,蘭蕙已滿畹。於何玩其光,以至歲向晚。”

秋意

(1).秋季淒清蕭瑟的景觀和氣象。 唐 顏真卿 《贈僧皎然》詩:“秋意 西山 多,別岑縈左次。” 宋 晏殊 《點絳唇》詞:“露下風高,井梧宮簟生秋意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水龍吟·題家繡山停琴聽簫圖》詞:“有相思兩字,呼之欲出,秋意裂,冰紋斷。” 許地山 《黃昏後》:“滿山底岩石、樹林、泉水,受著這妙光底賞賜,越覺得秋意闌珊了。”

(2).態度冷淡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遊覽志餘·委巷叢談》:“﹝ 杭 人﹞有諱本語而巧為俏語者……冷淡曰秋意,無言默坐曰出神。”

聽覺

脊椎動物具有的與聲音感覺有關的特殊官*能之一,機械振動波通過哺乳動物耳內的感受器傳遞,或在較低等的脊椎動物中通過聽壺這種相應的知覺感受器傳遞。人類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聽到頻率為16至27000赫的聲音,聲能轉換成衝動後,由聽神經傳導至聽覺中樞而感受到

寒聲

(1).寒冬的聲響,如風聲、雨聲、鳥鳴聲等。 唐 朱鄴 《扶桑賦》:“巨影倒空而漠漠,寒聲吹夜以颾颾。” 宋 楊萬里 《霰》詩:“寒聲帶雨山難白,冷氣侵人火失紅。” 清 袁枚 《赤壁》詩:“我來不共吹簫客,烏鵲寒聲靜夜聞。”

(2).淒涼的聲音。 唐 皎然 《隴頭水》詩之一:“ 隴頭 水欲絶, 隴 水不堪聞。碎影搖槍壘,寒聲咽幔軍。”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殺氣三時作陣雲,寒聲一夜傳刁斗。”

乾隆名句,題錢維城秋景山水十二種·其二·秋岩濺玉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題染霞樓

    乾隆清代〕屋不丹青喜朴清,何來淺絳染飛甍。徐因天末馳睎遠,翻得霞光覿面迎。夏沼荷花休假藉,秋林楓葉漫鮮明。無須
  • 次韻劉希顏感懷二首

    張元乾宋代〕春光垂老日,北騎欲歸時。王氣如三捷,懽聲定四馳。山河還舊貫,草木有餘悲。擬頌中興業,孤忠只自知。
  • 涵清居

    乾隆清代〕慢道今春蕆六度,底言古月印千潭。一清無際天連水,方寸都於靜里涵。
  • 自儆

    陸游宋代〕惡石從來豈汝仇,安居無患卻堪憂。不須更守庚申夜,留取三彭儆惰偷。
  • 聲聲慢(催雪)

    王沂孫宋代〕風聲從臾,雲意商量,連朝滕六遲疑。茸帽貂裘,兔園準擬吟詩。紅爐旋添獸炭,辦金船、羔酒熔脂。問翦水,恁
  • 黃公望九峰雪霽圖

    乾隆清代〕雪山才作雪真霏,妙處能通造物機。我擬三餘張靜室,漫空應作六花飛。
  • 徐融宋代〕淮船分蟻點,江市聚蠅聲。
    高士於何識秋意,隔岩聽覺帶寒聲 詩詞名句
  • 城上

    白居易唐代〕城上鼕鼕鼓,朝衙復晚衙。為君慵不出,落盡繞城花。
    高士於何識秋意,隔岩聽覺帶寒聲 詩詞名句
  • 送客游吳

    殷堯藩唐代〕吳國水中央,波濤白渺茫。衣逢梅雨漬,船入稻花香。海戍通鹽灶,山村帶蜜房。欲知蘇小小,君試到錢塘。
    高士於何識秋意,隔岩聽覺帶寒聲 詩詞名句
  • 紫青

    賈似道宋代〕琥珀頭尖項紫青,翅如蘇葉肉還青。天生一付牙紅紫,交鋒一口立黃金。
    高士於何識秋意,隔岩聽覺帶寒聲 詩詞名句
高士於何識秋意,隔岩聽覺帶寒聲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