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呂陶的《朝陰》
全文:
朝陰晝多雨,少見日有光。
四顧天地慘,萬物皆茫茫。
占書久不讀,何暇推雨暘。
試以人事說,訝此非吉祥。
日者人君象,照臨及遐荒。
豈容一物掩,有若自晦藏。
明主躬聽斷,萬事付紀綱。
賞罰信且必,威令非不強。
天子報應間,安得陰侵陽。
疑是蠻寇起,勢力殊猖狂。
王師僅四萬,靈旗指邊疆。
州郡少羨卒,饋挽須丁黃。
父子罷斂穫,女妻急縫裳。
老母哭不忍,痴兒亦徬徨。
將行痛訣別,意謂趨死鄉。
小憂止竄匿,大患在殺傷。
蜀人不慣此,聞者皆倉惶。
所以作霾霧,終日爭飄颺。
秋毫與天地,自古不比方。
中國及夷獠,何足校短長。
帷幄巳坐勝,虎貔誰可當。
天威一掃蕩,不使存微芒。
何時捷書至,喜聲復鏘鏘。
霄漢忽開霽,金烏欲飛翔。
登高賦常武,注目瞻扶桑。
此願殊未適,百憂滿羈腸。
參考注釋
日者
(1).古時以占候卜筮為業的人。《墨子·貴義》:“ 子墨子 北之 齊 ,遇日者。”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 裴駰 題解:“古人占候卜筮,通謂之‘日者’。” 唐 賈島 《逢博陵故人彭兵曹》詩:“偶逢日者教求祿,終傍泉聲擬置家。” 宋 吳處厚 《青箱雜記》卷四:“﹝ 宋鹹 ﹞猶未第,客游 鄱陽 。有日者妙於星術, 宋 往叩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有故家子,日者推其命大貴,相者亦云大貴。”
(2).往日;從前。《戰國策·齊策五》:“日者, 中山 悉起而迎 燕 趙 ,南戰於 長子 ,敗 趙 氏。”一本作“ 昔者 ”。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“ 吳 ,古之建國也,日者 荊王 兼有其地,今死亡後。” 顏師古 註:“日者,猶往日也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孝宗淳熙元年》:“大臣之食,皆民脂膏。日者品味太多,徒為虛費,自今進可口者數品而已。”
(3).近日。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九月戊辰,地震裂。制詔曰:‘日者地震, 南陽 尤甚。’”《金史·仆散揆傳》:“以汝 宣獻皇后 之親,故令尚主,謂當以忠孝自勵。日者乃與外人竊議,汝腹中事朕不能測,其能歸田裡。”
(4).謂某日。 梁啓超 《義大利建國三傑傳》第五節:“﹝ 加里波的 ﹞以 桑安尼阿 一戰,獲全捷,凱旋於 門德維拉府 ……日者 法國 水師提督慕其高義,造門求謁,則數椽敗屋,不堪風雨。”
人君
舊指君主
後之為人君者不然。——明· 黃宗羲《明夷待訪錄·原君》
照臨
(1).照射到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照臨四方曰明。” 漢 焦贛 《易林·巽之井》:“昊天白日,照臨我國。” 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三:“朝陽極光明的照臨在無邊的整齊青綠的田畦上。”
(2).從上面照察。比喻察理。《詩·小雅·小明》:“明明上天,照臨下土。” 鄭玄 箋:“照臨下土,喻王者當察理天下之事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風疾舟中伏枕書懷》詩:“朗鑒存愚直,皇天實照臨。”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榮封》:“斯人既有殊能,在朕可無曲赦,諒黜陟之惟允,見照臨之無私。”
(3).猶光臨。稱賓客到來。《左傳·文公十二年》:“ 秦伯 使 西乞術 來聘,且言將伐 晉 , 襄仲 辭玉曰:‘君不忘先君之好,照臨 魯國 。’” 南朝 宋 范曄 《樂游應詔詩》:“軒駕時未肅,文囿降照臨。”
遐荒
邊遠荒僻之地。 漢 韋孟 《諷諫》詩:“彤弓斯征,撫寧遐荒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王昌齡》:“奈何晚途不矜小節,謗議騰沸,兩竄遐荒,使知音者喟然長嘆。” 清 趙翼 《響水塘》詩:“不因於役走遐荒,奇景何由快目睹。”
呂陶名句,朝陰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