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元告命,四極駿奔
鄭餘慶 《郊廟歌辭。享太廟樂章。文明舞》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鄭餘慶的《郊廟歌辭。享太廟樂章。文明舞》
全文:
開邸除暴,時邁勛尊。
三元告命,四極駿奔。
金枝翠葉,輝燭瑤琨。
象德億載,貽慶湯孫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三元
指科舉鄉試、會試和殿試的第一名,即解元、會元和狀元;明代又指殿試的前三名,即狀元、榜眼、探花
告命
(1).請命。《易·泰》:“﹝象曰﹞城復於隍,勿用師,自邑告命,貞吝。” 高亨 註:“邑人請命不要用兵。”
(2).猶天書。上天垂告下民的文書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張臶傳》:“ 張掖郡 玄川溢涌,激波奮盪,寶石負圖,狀像靈龜,宅於川西,嶷然磐峙,倉質素章,麟鳳龍馬,煥炳成形,文字告命,粲然著明。”
(3).帝王的詔令。 宋 蘇軾 《表忠觀碑》:“獨 吳越 不待告命,封府庫,籍郡縣,請吏於朝。”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下:“ 徽宗 曰:朕欲教習書法,告命使能者書之。”
(4).特指告身,授官之符。 宋 岳飛 《辭建節第四札》:“敢望聖慈察臣之愚,實非矯飾。所有告命見在 鄂州 軍資庫寄納,伏乞特賜追還,以安愚分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哲宗元祐元年》:“內外官闕,取嘗試有效者隨科授職。所賜告命,仍具舉主姓名。”
四極
(1).四方極遠之地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覽相觀於四極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” 朱熹 集註:“四極,四方極遠之地。” 秦 李斯 《嶧山刻石》:“皇帝立國,維初在昔,嗣世稱王,討伐亂逆,威動四極,武義直方。” 唐 楊炯 《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》:“歷三辰而玉步,照四極而金聲。” 金 完顏璹 《自適》詩:“小齋蝸角許,夜臥膝仍屈;能以道眼觀,寬大猶四極。”
(2).指四方極遠之國。《爾雅·釋地》:“東至於 泰遠 ,西至於 邠國 ,南至於 濮鉛 ,北至於 祝栗 ,謂之四極。” 郭璞 註:“四極,皆四方極遠之國。”
(3).四境。《管子·問》:“官府之藏,彊兵保國,城郭之險,外應四極。” 尹知章 註:“四極,謂國之四鄙也。” 漢 晁錯 《對賢良文學策》:“四極之內,舟車所至,人跡所及,靡不聞命,以輔其不逮。” 清 徐昂發 《經廣武城》詩:“四極失所制,關塞起龍爭。”
(4).古代神話傳說中四方的擎天柱。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往古之時,四極廢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載,火爁炎而不滅,水浩洋而不息,猛獸食顓民,鷙鳥攫老弱。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補蒼天,斷鼇足以立四極……蒼天補,四極正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擬思宗改元頒示百官廷臣謝表》:“新煉 媧妃 之石,玉清仍是九層;更築 共工 之山,坤維安於四極。”
(5).古代天文學名詞。指日月周行四方所達的最遠點。《周髀算經》卷下:“凡日月運行,四極之道。” 趙爽 註:“運,周也。極,至也,謂外衡也。日月周行四方,至外衡而還,故曰四極也。” 元 揭傒斯 《銅儀》詩:“飛龍纏四極,黃道界中天。”
(6).指四肢。《素問·湯液醪醴論》:“四極急而動中,是氣拒於內,而形施於外,治之奈何?” 王冰 註:“四極言四末,則四肢也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將遠行作》詩:“神明運四極,反以形骸拘。”
駿奔
亦作“ 駿犇 ”。急速奔走。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“駿奔郊畤,鹹來助祭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百辟對進今上箋》:“是以玉馬駿犇,表 微子 之雲;金版出地,告 龍逢 之怨。” 唐 韓愈 《郴州祈雨》詩:“旱氣期銷盪,陰官想駿奔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再謁天壽山陵》詩:“臣子分則同,駿奔誰供職。”
鄭餘慶名句,郊廟歌辭。享太廟樂章。文明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