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道沖的《佛涅槃》
全文:
山花如錦水如藍,觸目熙熙春正酣。
若謂雙林曾滅度,分明蹉過老瞿曇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雙林
(1).指 釋迦牟尼 涅槃處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法雲寺》:“神光壯麗,若金剛之在雙林。” 周祖謨 校釋:“佛在 拘屍那城 阿夷羅跋提河 邊娑羅(sala)雙樹前入般湼槃(見《大般湼槃經》)。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(距Gorakhpur約三十二英里)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荊州長沙寺阿育王像碑》:“然俱冥四德,脫屣雙林;示表金棺,現焚檀槨。” 唐 王勃 《釋迦佛賦》:“雙林告滅,演摩訶般若之教,示阿耨多羅之訣。”參見“ 雙樹 ”。
(2).借指 釋迦牟尼 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譯經論》:“別於方等深經,領括樞要,源發般若,流貫雙林。” 唐 姚合 《贈王山人》詩:“既能施六度,了悟達雙林。”
(3).借指寺院。 唐 韓翃 《題龍興寺澹師房》詩:“雙林彼上人,詩興轉相親。” 五代 齊己 《答陳秀才》詩:“他年立名字,笑我老雙林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司空曙》:“遷謫 江 右,多結契雙林,暗傷流景。”
滅度
佛教語。滅煩惱,度苦海。涅槃的意譯。亦指僧人死亡。 唐 白居易 《唐撫州景雲寺石塔碑銘》:“ 佛 滅度後,薝蔔香衰,醍醐味漓。” 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論》:“若談實相,則雖色身現量具在目前,猶且不可執為實有,而況滅度之後耶?” 吳晗 《朱元璋傳》第一章二:“ 釋迦牟尼佛 滅度(死)後五十六億七千萬歲, 彌勒 下降人世而成佛。”
分明
(1) 清楚(明白)狀
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分明記之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(2) 簡單明了地
這分明不對
(3) 清楚地劃開界限
蹉過
錯失;錯過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一五:“操,則便在這裡;若著力去求,便蹉過了。” 明 李贄 《羅近谿先生告文》:“ 羅先生 今茲來,慎勿更蹉過!恐此老老矣,後會難可再也。” 清 趙翼 《羅浮紀游》詩:“假使遇此老,不為親勘破,應貽平生恨,謂異人蹉過。”
瞿曇
(1). 釋迦牟尼 的姓。一譯 喬答摩 (Gautama)。亦作佛的代稱。 宋 陸游 《苦貧》詩:“此窮正坐清狂爾,莫向 瞿曇 問宿因。”《遼史·禮志六》:“ 悉達太子 者,西域 淨梵王 子,姓 瞿曇 氏,名 釋迦牟尼 。以其覺性,稱之曰‘佛’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覓魂》:“這花呵,不學他 瞿曇 對 迦葉 糊塗笑捻,謾勞他諸天女訪 維摩 撒漫飛旋。” 魯迅 《三閒集·柔石作<二月>小引》:“但是, 瞿曇 ( 釋迦牟尼 )從夜半醒來,目睹宮女們睡態之醜,於是慨然出家。”
(2).借指和尚。 明 張煌言 《過仙洞訪石田出荔枝為供》詩:“君自瞿曇我自客,相逢疑是 嶺 南時。” 清 方文 《水月庵同盛伯含宿兼呈退谷師》詩:“湖上相逢如夢寐,風前一笑兩瞿曇。”
釋道沖名句,佛涅槃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雜劇·相國寺公孫合汗衫
張國賓〔元代〕第一折(正末扮張義同淨卜兒張孝友、旦兒、興兒上)(正末雲)老夫姓張名義。宇文秀,本貫南京人也。嫡親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