僅慰百里心,莫聳四海聽

金君卿南埜書懷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金君卿的《南埜書懷》

全文:
險途吁可憎,淺俗寖澆競。
進物莫若利,趨時不如佞。
吾道何由亨,讒人方醜正。
予生與時戾,所賦得剛勁。
力古恥浮文,論經斥非聖。
強勉悅時事,難乎易天性。
木舌不捲柔,枯株微蔭映。
沿迴避風波,進退觸機穽。
八載脫流銓,恩與萬家令。
移官瘴嶺下,親闈阻溫清。
南荒地多暑,嵐氛午猶暝。
因思古令尹,舒慘系民命。
士元都下治,汲黯辭以病。
幾欲慕伊人,去就得非輕。
雖然萬夫長,亦足觀以政。
升進由漸階,因窮亦前定。
所以勤吏術,敺民一其行。
澄清疏浚源,披攘塞邪徑。
吏手不得縱,奸豪無敢橫。
訓染所難入,未免加笞榜。
宿黠殊欲悛,良民適相慶。
僅慰百里心,莫聳四海聽
世人重苟且,耳目非卓敻。
庸兒難共議,寧與智者爭。
咄哉蠅蟲癡,不喜圭玉瑩。
爾舌徒揚箕,吾心本如鏡。
質諸古聖賢,周孔與楊孟。
當時窮達間,猶不免譏評。
況於吾從者,得謗適為幸。
丈夫抱事業,力行以待聘。
神龍潛於淵,不恥群蛙黽。
騏驥縶於野,無嫌困泥濘。
一旦亨天衢,挺身立朝廷。
禮義張國維,威福尊君柄。
接武臯夔際,致主勛華盛。
名將日月垂,功與天地並。
彼已烏足論,攄懷成笑詠。

金君卿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百里
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
四海

(1) 指全國各地

四海為家

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於四海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
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
(2) 指世界各地

放之四海而皆準

(3) 豪放、豁達

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

金君卿名句,南埜書懷名句

詩詞推薦

僅慰百里心,莫聳四海聽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