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唐仲友的《續八詠薰風夏更宜》
全文:
夏更宜,更宜倚欄客。
扇化養之清微,布豐美之澗澤。
空翠幄之桑柘,漲黃雲之麰麥。
掃園囿之落紅,溢畝澮之疎白。
亘東西之入望,固高下之無擇。
響繅車於林野,度牧笛於阡陌。
消永晝於尊罍,散輕暑於絺綌。
嘉賓可以娛,塵襟可以釋。
俯檻草芊芊,懷人情脈脈。
黃梅熟兮大霔,洪濤漲兮古渡。
前渚長兮長已沒,浮梁斷兮斷無路。
駐征客之行舟,失遠村之芳樹。
望青林之濟溺,慮黃帕之為蠹。
浪洶湧而未息,雲冥濛而猶固。
幸學海不為遠,忽安流已如故。
赤日照奇峰,絕壑召神龍。
奔雷過車響,急雨跳珠容。
為霖利已溥,潑墨收無蹤。
微涼入殿閣,朝爽開心胸。
高明可居君莫厭,變化莫測吟可供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東西
(1)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
吃東西
寫東西
(2) 特指人或動物(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)
這小東西真可愛
媽,別理這東西,小心吃了他們的虧。——曹禺《雷雨》
入望
進入視野。 唐 劉德仁 《監試蓮花峰》詩:“ 太華 萬餘重,岧嶤只此峯。當秋倚寥泬,入望似芙蓉。” 五代 孟貫 《冬日登江樓》詩:“遠村雖入望,危檻不堪憑。” 元 陳雷 《寄劉仲原經歷》詩:“ 鴛鴦湖 水漾晴暉,鏡里遙峰入望微。” 冰心 《往事二》六:“水底看見黑雲浮動,湖岸上的秋葉,一叢叢的紅意迎人,幾座樓台在遠處,旋轉的次第入望。”
高下
指高低、優劣(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)
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
之無
(1).之字與無字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元九書》:“僕始生六七月時,乳母抱弄於書屏下,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,僕雖口未能言,心已默識。” 金 元好問 《贈利州侯神童》詩:“極知之無不足訝,更恐洛誦難為功。”
(2).借指簡單易識之字。 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應諧·乍解張皇》:“ 汝 有田舍翁,家貲殽盛,而累世不識之無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醫術》:“張曰‘我僅識之無耳,烏能是?’道士笑曰:‘迂哉!名醫何必多識字乎?但行之耳。’”
唐仲友名句,續八詠薰風夏更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