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勝傅家學,三司踐世官

項安世送襄陽成統制移建康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項安世的《送襄陽成統制移建康》

全文:
日日夢長乾,真成下碧湍。
雍郊辭鹿隱,鍾阜看龍蟠。
百勝傅家學,三司踐世官
誰知弓劍里,曾帶腐儒酸。

項安世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項安世百勝傅家學,三司踐世官書法作品欣賞
百勝傅家學,三司踐世官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百勝

猶言戰無不勝。《尉繚子·天官》:“ 黃帝 刑德,可以百勝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劉廙傳》:“今以海內之兵,百勝之威,而 孫權 負險於 吳 , 劉備 不賓於 蜀 。” 清 唐甄 《潛書·兩權》:“盜賊之行,不營家室,退無所據,雖有百勝之兵而不能支一日之潰也。”

家學

書香世家中相延續的學問

劉君有家學,三世道益孤。—— 蘇軾《劉壯與長官是堂》

三司

(1).指三公。《後漢書·順帝紀》:“今刺史、二千石之選,歸任三司。” 李賢 註:“三司,三公也,即太尉、司空、司徒也。” 晉 陶潛 《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》:“ 淵明 從父太常 夔 嘗問 耽 :‘君若在,當已作公不?’答云:‘此本三司人。’” 唐 張說 《和麗妃神道碑銘》:“故坐而論教,則位比三司;動而具贍,則儀型六列者矣。”參見“ 三公 ”。

(2). 唐 以御史大夫、中書、門下為三司,主理刑獄。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三》:“凡冤而無告者,三司詰之。三司,謂御史大夫、中書、門下也。”

(3). 唐 宋 以鹽鐵、度支、戶部為三司,主理財賦。《資治通鑑·唐昭宣帝天祐三年》:“﹝三月﹞戊寅,以 朱全忠 為鹽鐵、度支、戶部三司都制置使。三司之名始於此。”《續通志·職官四》:“三司起於 唐 末, 五代 特重其職,至 宋 而專掌財賦,皆以重臣領之。”

(4). 宋 代於 廣州 、 明州 、 杭州 置市舶司,主對外貿易,合稱三司。《宋史·食貨志下八》:“﹝ 熙寧 ﹞九年, 集賢殿 修撰 程師孟 請罷 杭 、 明 州市舶,諸舶皆隸 廣州 一司。令 師孟 與三司詳議之。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四編第二章第二節:“九七一年, 太宗 滅 南漢 ,即在 廣州 設定市舶司。以後又在 杭州 、 明州 置市舶司,與 廣州 合稱‘三司’,是 北宋 主要的對外貿易港。”

(5). 明 代各省設都指揮司、布政司、按察司,分主軍事、民政、司法,合稱三司。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:“外設都、布、按三司,分隸兵刑錢穀,其考核則聽於府部。”

世官

古代某官職由一族世代承襲,謂之世官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四命曰,士無世官,官事無攝,取士必得,無專殺大夫。”《漢書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是時 公子遂 顓權, 三桓 始世官,天戒若曰,自此之後,將皆為亂矣。” 顏師古 註:“謂父子相繼為卿也。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為王儀同致仕表》:“虛名靡實,世官非才;年力方強,不能辭退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讀通鑑論·秦始皇一》:“古者諸侯世國,而後大夫緣之以世官。”

項安世名句,送襄陽成統制移建康名句

詩詞推薦

百勝傅家學,三司踐世官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