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曾幾的《七月一日復大雨用前韻》
全文:
山頭一寸雲,山下一尺雨。
青天在層陰,未用遽披睹。
懸知壠畝間,不著蓑笠御。
呼兒趣秧稻,喚婦催釀黍。
使君同戚休,有味勝鼎俎。
似聞小人言,無復怨詈汝。
行看黃雲翻,不獨翠浪舞。
飭廚辦千觴,飲客醉一舉。
不知城東湖,今復深幾許。
鷗鷺莫相疑,龜魚且為主。
參考注釋
使君
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
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戚休
猶休戚。憂愁和歡樂;禍福。 宋 蘇軾 《賜尚書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》之二:“義既同於戚休,身豈輕於出處?” 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受詔參戎》:“暴虎馮河真可愁,臨時候枯榮戚休,任逆來須順受。” 老舍 《今日》詩:“兒女競勞動,工農共戚休。”
有味
(1) 指食物滋味好
這菜真有味,我愛吃
(2) 食物變質而餿臭
飯有味了,吃了會鬧肚子的
(3) 有情趣
這幅小品畫很有味兒
鼎俎
(1).鼎和俎。古代祭祀、燕饗時陳置牲體或其他食物的禮器。《周禮·天官·內饔》:“王舉,則陳其鼎俎,以牲體實之。” 鄭玄 註:“取於鑊以實鼎,取於鼎以實俎。實鼎曰脀,實俎曰載。”《禮記·曾子問》:“ 曾子 問曰:‘大夫之祭,鼎俎既陳,籩豆既設,不得成禮,廢者幾?’”
(2).泛稱割烹的用具。《韓非子·難言》:“上古有 湯 至聖也, 伊尹 至智也;夫至智説至聖,然且七十説而不受,身執鼎俎為庖宰,昵近習親,而 湯 乃僅知其賢而用之。” 唐 杜甫 《冬狩行》:“有鳥名鸜鵒,力不能高飛逐走蓬,肉味不足登鼎俎。” 唐 李匡乂 《資暇集》卷下:“必探求珍異,羅於鼎俎之前,競新其味。”
(3).割烹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:“雞知將旦,鶴知夜半,而不免於鼎俎。”《周書·晉盪公護傳》:“有 李安 者,本以鼎俎得寵於 護 ,稍被升擢,位至膳部下大夫。” 宋 葉適 《治勢上》:“雖然,鳥高飛於重雲之上,魚深游於潛淵之下,而皆不免有鼎俎之憂。”
曾幾名句,七月一日復大雨用前韻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