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旗縈漏夕,鳳輦拂鉤陳

杜審言扈從出長安應制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杜審言的《扈從出長安應制》

全文:
分野都畿列,時乘六御均。
京師舊西幸,洛道此東巡。
文物驅三統,聲名走百神。
龍旗縈漏夕,鳳輦拂鉤陳
撫跡地靈古,游情皇鑒新。
山追散馬日,水憶釣魚人。
禹食傳中使,堯樽遍下臣。
省方稱國阜,問道識風淳。
歲晚天行吉,年豐景從親。
歡娛包歷代,宇宙忽疑春。

杜審言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杜審言龍旗縈漏夕,鳳輦拂鉤陳書法作品欣賞
龍旗縈漏夕,鳳輦拂鉤陳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龍旗

亦作“ 龍旗 ”。 1.畫有兩龍蟠結的旗幟。天子儀仗之一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輈人》:“龍旂九斿,以象大火也。” 鄭玄 註:“交龍為旂,諸侯之所建也。” 賈公彥 疏:“九斿,正謂天子龍旂。”《後漢書·明帝紀》:“ 東海王 彊 薨,遣司空 馮魴 持節視喪事,賜升龍旄頭、鑾輅、龍旂。” 李賢 註:“交龍為旂,唯天子用之,今特賜以葬。” 唐 司空圖 《楊柳枝》詞之四:“臺城細仗曉初移,詔賜千官禊飲時。緑帳遠籠清珮響,更曛晴日上龍旗。” 清 曹寅 《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恭紀》詩之一:“期門百隊龍旂後,更有名王萬騎陪。”

(2).借指天子。 宋 蘇軾 《王晉卿作煙江迭障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特奇麗因複次韻》:“屈居華屋啗棗脯,十年俯仰龍旂前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登陴而魚鑰倉皇,入援而龍旂震盪。”

(3).指得專征伐的將帥之旗。 唐 岑參 《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》之三:“丈夫鵲印搖邊月,大將龍旗掣海雲。” 清 魏源 《聖武記》卷一:“ 馮雙禮 將左, 白文選 將右,而 可望 建龍旗鼓吹居中。大兵急攻之,敗走。”參見“ 龍章 ”。

(4). 清 代國旗。 清 黃遵憲 《香港感懷》詩:“山頭風獵獵,猶自誤龍旗。” 老舍 《老張的哲學》第八:“鄉下人們對於城裡掛著‘龍旗’,‘五色旗’,或‘日本旗’,是毫不關心的。”

漏夕

深夜。 唐 杜審言 《扈從出長安應制》詩:“龍旗縈漏夕,鳳輦拂鉤陳。”

鳳輦

(1).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穆王》:“ 西王母 乘翠鳳之輦而來。”後用“鳳輦”稱仙人的車乘。 隋煬帝 《步虛詞》詩:“翠霞乘鳳輦,碧霧翼龍輿。”《舊唐書·音樂志四》:“﹝《送神》﹞車移鳳輦,斾轉紅旗。”

(2).皇帝的車駕。 唐 沉佺期 《陪幸韋嗣立山莊》詩:“虹旗縈秀木,鳳輦拂疏筇。”《宋史·輿服志一》:“鳳輦,赤質,頂輪下有二柱,緋羅輪衣,絡帶、門帘皆繡雲鳳。頂有金鳳一,兩壁刻畫龜文、金鳳翅。” 清 孫枝蔚 《題梨園圖》詩:“ 漁陽 塵起晝昏黑,鳳輦西行諸將力。”

(3).華貴的車駕。 唐 謝偃 《塵賦》:“蒙鳳輦於銅衢,翳龍媒於金埒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媒合》:“鳳輦時經,蝸居乏款,敢問姐姐,何由落籍,遽爾洗妝。”

鉤陳

亦作“鉤陳”。1.星官名。《文選·揚雄<甘泉賦>》:“詔招搖與太陰兮,伏鉤陳使當兵。”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:“鉤陳,神名也。紫微宮外營陳星也。” 唐 李嶠 《奉和拜洛應制》:“日暮鉤陳轉,清歌上帝臺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答越卓凡憲副》詩:“我欲為君歌督護,夜闌酹酒向鉤陳。”

(2).指後宮。《文選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周以鉤陳之位,衛以嚴更之署。” 李善 注引《樂葉圖》:“鉤陳,後宮也。”《隋書·高祖紀上》:“任掌鉤陳,職司邦政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吳祖洲八十序》:“身雖引退,其聲光氣象尤映望於鉤陳閣道之間。”

(3).一種用於防衛的儀仗。《北史·藝術傳下·何稠》:“帝復令 稠 造戎車萬乘,鉤陳八百連。”《隋書·禮儀志七》:“八年征 遼 ,又造鉤陳,以木板連如帳子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太宗淳化二年》:“巡幸則有大駕法從之盛,御殿則有鉤陳羽衛之嚴。”

杜審言名句,扈從出長安應制名句

詩詞推薦

龍旗縈漏夕,鳳輦拂鉤陳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