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著的《行路易送陳晟謀仕》
全文:
行路易,行路易,方寸中閒是天地。
詩書能生萬里翼,一出門外風雲起。
彼水馬兒如江河,彼醯雞輩知瓮耳。
汝今此行有足行,我為之喜非徒喜。
先生在前充安公,後學在側太初子。
如舟順流帆佐使,如轅欲南車有排。
有文舉表人已羨,入夫子門誰敢議。
機會來時非偶然,功名發軔斯可矣。
豈知我,猶望汝,謙以養高勿自高,虛以求是勿自是。
覓慈湖,拜象山,不見了翁愧程氏。
終為巍巍大儒宗,可是錄錄常流士。
自顧衰景薄下舂,聊寫苦語累行李。
行路易,行路易,易處有難從此始,試深思之有餘味。
參考注釋
機會
(1) 具有時間性的有利情況;時機
中興機會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給受傷者一個治療的機會
(2) 指關鍵
(3) 要害
偶然
突然的,不是經常的;意想不到的
偶然現象
偶然事件
功名
功績和名位;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
丈夫處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但是,他們(指東林黨人)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,總算進步多了。——《事事關心》
發軔
(1).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,使車前進。借指出發,起程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朝發軔於 蒼梧 兮,夕余至乎 縣圃 。” 朱熹 集註:“軔,搘車木也,將行則發之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:“故得道之兵,車不發軔,騎不被鞍。” 唐 杜甫 《昔游》詩:“余時游名山,發軔在遠壑。” 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結伴毘陵》:“赴京都,已發軔,親友皆無贐。” 雷昭性 《中國立憲之觀察與歐洲國會》:“譬諸行道,發軔即乖,雖追風追電,亦愈覺支離。”
(2).動用,動員。《尉繚子·兵談》:“富治者,民不發軔,甲不暴出,而威制天下。”
(3).比喻事物的開端。 張彥遠 《法書要錄》卷九載 唐 張懷瓘 《書斷下》:“茲又論夫文字發軔,牋翰殊出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奉直趙君墓碣銘》:“萬物並流,至君而止。司南聖塗,發軔伊始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瑞雲》:“此奴終身發軔之始,不可草草。” 聞一多 《文藝與愛國》:“我們的愛國運動和新文學運動何嘗不是同時發軔的?” 郭沫若 《反正前後》第一篇七:“ 中國 立憲運動的具體的表現大約是發軔於戊戌政變。”
(4).猶發跡。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記詩》:“ 韓子蒼 獻 王將明 生日二十絶句,內一絶句云:‘萬里青霄發軔時,驊騮絶足看賓士。’” 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對策》:“繩樞賤貧,分柴桑終淹此身。一朝發軔,向楓陛躬逢湛恩。” 明 唐寅 《顧君滿考張西溪索詩餞之故為賦此》:“功名發軔青*雲*路,長願存心在澤*民。”參見“ 發跡 ”。
陳著名句,行路易送陳晟謀仕名句
名句推薦
向前不信別離苦,而今自到別離處
張安石《苦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