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史堯弼的《挽李提刑久善》
全文:
大江南畔按澄初,兵弄潢池悉就俘。
坐使奔鯨無脫網,當時懸鼓不鳴桴。
後來盜起螺川震,卻恨公歸蜀道趨。
但使國僑長在鄭,定知賣劍化萑蒲。
參考注釋
奔鯨
奔跑的鯨魚。喻指不義凶暴之人。 晉 陶潛 《命子》詩:“鳳隱於林,幽人在丘。逸虬遶雲,奔鯨駭流。”《文選·謝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>詩》:“長虵固能翦,奔鯨自此曝。” 李善 註:“《左氏傳》:‘取其鯨鯢而封,以為大戮。’ 杜預 曰:‘鯨鯢,大魚名。以喻不義之人,吞食小國也。’” 唐 李白 《北上行》:“奔鯨夾 黃河 ,鑿齒屯 洛陽 。”
脫網
漏網;逃脫。《晉書·慕容垂載記》:“脫網之鯨,豈罟所制!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佞倖·佞人涕泣》:“是三人者濡足權門不足責,既而蒙譴,智者必遠引,自慶脫網矣。” 馬烽 西戎 《呂梁英雄傳》第十五回:“只見那傢伙,跑的一陣風似的,眼看就要脫網。”
當時
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
當時就簽約雇用你
懸鼓
(1).懸掛在架上的鼓。始於 周 代。《隋書·音樂志下》:“ 夏後氏 加四足,謂之足鼓。 殷 人柱貫之,謂之楹鼓。 周 人懸之,謂之懸鼓。”《禮記·明堂位》作“ 周 縣鼓”。 陳澔 集說:“縣,懸於簨簴也。”
(2).古時官署所掛的鼓。供擊鼓求見之用。《後漢書·五行志一》引 漢 桓帝 時童謠:“梁下有懸鼓,我欲擊之丞卿怒。” 唐 劉禹錫 《龍陽縣歌》:“沙平草緑見吏稀,寂寥斜陽照懸鼓。”
(3).亦作“ 懸皷 ”。比喻落日。《觀無量壽經》:“見日欲沒,狀如懸皷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絳雲樓上樑以詩代文》之六:“夕陽樓外歸心處,懸鼓西山觀落暉。”
鳴桴
謂擊鼓示警。《文選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詩序>》:“稀鳴桴於砥路,鞠茂草於圓扉。” 李善 註:“《説文》曰:‘桴,鼓柄也。’《漢書》曰:‘ 張敞 為京兆尹,桴鼓稀鳴,市無偷盜。’” 唐 蘇頲 《授鄭璿河南縣令制》:“宜迴起草之能,佇息鳴桴之聽。”
史堯弼名句,挽李提刑久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