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景沂的《草》
全文:
淡煙荒草六朝宮,萬感叢生一眺中。
不識群公互虓虎,獨於此地必爭熊。
秦河濺淚西風泣,淮巘含羞晚照紅。
醞得許多愁為底,只緣誤倚大江東。
參考注釋
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。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” 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。”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。” 鄭玄 註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。”
虓虎
咆哮怒吼的虎。多用來比喻勇士猛將。《詩·大雅·常武》:“進厥虎臣,闞如虓虎。” 毛 傳:“虎之自怒虓然。”《後漢書·龐參傳》:“ 宣王 立中興之功, 文帝 建 太宗 之號。非惟兩主有明叡之姿,抑亦扞城有虓虎之助。” 宋 蘇軾 《余來儋耳得吠狗曰烏觜戲為作此詩》:“長橋不肯躡,徑度清深浦;拍浮似鵝鴨,登岸劇虓虎。” 黃懺華 《亡友周仲穆哀辭》:“飛龍虛出骨,虓虎正爭嘷。”
此地
這裡,這個地方。 唐 駱賓王 《於易水送人》詩:“此地別 燕丹 ,壯士髮衝冠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並不曾認得一個人。” 洪深 《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。”
陳景沂名句,草名句
名句推薦
昔經龍洞看飛泉,疋練穿岩落半天
時孝孫《游碧落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