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劉克莊的《酈生長揖圖》
全文:
高陽狂生六十餘,入謁自通臣博徒。
劉季嫚士如庸奴,對客濯足以兩姝。
生雲足下扶義初,奈何不禮長者乎。
隆準一笑延坐隅,與隨何輩載後車。
刻六國印識尤迂,向微留侯幾誤渠。
胡雛聞人說漢書,千載而下猶揶揄。
掉舌所得良區區,投身沸鼎何其愚。
嗚呼!博徒果不賢腐儒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隆準
高鼻梁兒
隆準龍顏
隆準公:指漢高祖劉邦
延坐
(1).請坐。《晏子春秋·諫下五》:“ 晏子 至,已復事,公延坐。” 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下:“蓋眾客旅進退,必特留問其家世,知非丞相昆弟,則不復延坐,遂趨而出也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其族兄自 歙 往 揚州 ,途經友人家,時盛夏,延坐書屋,甚軒爽,暮欲下榻其中。”
(2).受牽連而獲罪。《續資治通鑑·元順帝至正十七年》:“中書右丞 烏古 遜良楨 論罷陷賊延坐之令。”
後車
(1).副車,侍從所乘的車。《詩·小雅·綿蠻》:“命彼後車,謂之載之。” 鄭玄 箋:“後車,倅車也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倅,七對反,副車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從者鳴笳以啟路,文學託乘於後車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重過代州贈李處士因篤在陳君上年署中》詩:“窮愁那得一篇書?幸有心期託後車。”
(2).後繼之車。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‘前車覆,後車誡。’夫 三代 之所以長久者,其已事可知也。”後因以為鑑誡之義。 唐 張繼 《讀嶧山碑》詩:“誰知頌德山頭石,卻與他人戒後車。” 宋 司馬光 《顏太初雜文序》:“異日有見之者,觀其後車詩,則不忘鑑戒矣!”
劉克莊名句,酈生長揖圖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