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元稹的《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》
全文:
胡部新聲錦筵坐,中庭漢振高音播。
太宗廟樂傳子孫,取類群凶陣初破。
戢戢攢槍霜雪耀,騰騰擊鼓雲雷磨。
初疑遇敵身啟行,終象由文士憲左。
昔日高宗常立聽,曲終然後臨玉座。
如今節將一掉頭,電捲風收盡摧挫。
宋晉鄭女歌聲發,滿堂會客齊喧呵。
珊珊珮玉動腰身,一一貫珠隨咳唾。
頃向圜丘見郊祀,亦曾正旦親朝賀。
太常雅樂備宮懸,九奏未終百寮惰。
惉滯難令季札辨,遲回但恐文侯臥。
工師盡取聾昧人,豈是先王作之過。
宋沇嘗傳天寶季,法曲胡音忽相和。
明年十月燕寇來,九廟千門虜塵涴。
我聞此語嘆復泣,古來邪正將誰奈。
奸聲入耳佞入心,侏儒飽飯夷齊餓。
參考注釋
天寶
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(公元742——755年)
開元天寶之際。—— 宋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法曲
一種古代樂曲。 東晉 南北朝 稱作法樂。因其用於佛教法會而得名。原為含有外來音樂成分的西域各族音樂,後與 漢族 的清商樂結合,並逐漸成為 隋 朝的法曲。其樂器有鐃鈸、鍾、磬、幢簫、琵琶。至 唐 朝又攙雜道曲而發展至極盛階段。著名的曲子有《赤白桃李花》、《霓裳羽衣》等。 唐 白居易 《江南遇天寶樂叟》詩:“能彈琵琶和法曲,多在 華清 隨至尊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聞樂》:“好憑一枕遊仙夢,暗授千秋法曲音。” 吳梅 《讀吳梅村<秣陵春>樂府》詩:“法曲淒涼誰按拍,不堪流涕説興衰。”參見《新唐書·禮樂志十二》。
相和
互相應和
當哭相和也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元稹名句,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