疑君了心法,萬物皆浮漚

蘇轍重贈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蘇轍的《重贈》

全文:
出家無復家,視身等雲浮。
東西隨風行,忽然遍九州。
君居龍川城,築室星一周。
屋瓦如翬飛,象設具冕旒。
弟子五六人,門徒散林丘。
本為百年計,自可一世留。
胡為不復顧,脫去如敝裘。
萬里一藤杖,來從故人游。
故人病老翁,輕重恐未酬。
疑君了心法,萬物皆浮漚
去彼非有嫌,來此亦無求。
是心摩尼珠,不受篋笥收。
故人感君意,一言還信不。
遠行不為此,浪走非良謀。

蘇轍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蘇轍疑君了心法,萬物皆浮漚書法作品欣賞
疑君了心法,萬物皆浮漚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心法

(1).佛教語。指經典以外傳受之法。以心相印證,故名。 唐 李華 《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禪師碑》:“自 菩提達摩 降及 大照禪師 ,七葉相乘,謂之七祖,心法傳示,為最上乘。” 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中:“﹝ 俞紫芝 ﹞少有高行,不娶,得浮圖心法,所至翛然,而工於作詩。”《醒世恆言·薛錄事魚服證仙》:“自然神仙一輩,叫做會中人,再不消甚么口訣,甚么心法,都只是一笑而喻。”

(2).對色法而言,即指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等八種心法。

(3).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。 宋 朱熹 《<中庸>章句》:“此篇乃 孔 門傳授心法, 子思 恐其久而差也,故筆之於書,以授 孟子 。” 宋 蔡沉 《<書經集傳>序》:“精一執中, 堯 、 舜 、 禹 相授之心法也。”

萬物

宇宙間的一切事物

萬物生光輝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長歌行》

善萬物之得時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
反側於萬物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
萬物莫不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
浮漚

水面上的泡沫。因其易生易滅,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。 唐 姚合 《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》詩:“走童驚掣電,飢鳥啄浮漚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石湖中秋二十韻感今懷舊而作》:“水天雙對鏡,身世一浮漚。” 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認男作女》:“老爺若放浮漚,情願焚香頂禮,朝夕把恩酬。” 清 惲敬 《海會庵放生河碑銘》:“聖人愚人,善禽惡獸,如大海中浮漚,大空中飛塵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蜜桑索羅普之夜歌》:“無邊天海呀,一個水銀的浮漚。”

蘇轍名句,重贈名句

詩詞推薦

疑君了心法,萬物皆浮漚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