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皎然的《哭吳縣房聳明府》
全文:
仁人邁厚德,可謂名實全。
撫跡若疏曠,會心極精研。
履危節詎屈,著論識不偏。
恨以榮級淺,嘉猷未及宣。
伊人期遠大,志業難比肩。
昭世既合併,吾君藉陶甄。
奈何明明理,與善徒空詮。
征教或稽聖,窮源反問天。
一官自吳邑,六翮委江壖。
始是牽絲日,翻成撤瑟年。
金膏果不就,玉珮長此捐。
倚伏信冥昧,夭修驚後先。
安知忘情子,愛網素已褰。
為有深仁感,遂令真性遷。
心悲空林下,淚灑秋景前。
夫子寡兄弟,撫孤傷藐然。
傾云為慘結,弔鶴共聯翩。
割念命歸駕,訣詞向空筵。
樹桃陰始合,愛客位常懸。
幡然遠行時,崇望歸朝旋。
悟茲歡宴隔,哀被歲月延。
書帶變芳草,履痕移綠錢。
冥期儻可逢,生盡會無緣。
幸願示因業,代君運精專。
相思轉寂寞,獨往西林泉。
欲見故人心,時閱所贈篇。
素高陶靖節,今重楚先賢。
芳躅將遺愛,可為終古傳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倚伏
依存隱伏
相為倚伏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
冥昧
(1).指天地未形成時的混沌狀態。《易緯乾鑿度》卷上:“一陽二陰,物之生於冥昧,氣之起於幽蔽。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太師箴》:“爰初冥昧,不慮不營。” 唐 李義府 《承華箴》:“邃初冥昧,元氣氤氳,二儀始闡,三才既分。”
(2).幽暗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傳》:“躍潛飄之冥昧兮,濯光曜之昭明。”《周書·晉盪公護傳》:“戴天履地,中有鬼神,勿雲冥昧而可欺負。” 唐 李白 《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》:“此中冥昧失晝夜,隱几寂聽無鳴蟬。”
(3).猶蒙昧。《後漢書·隗囂傳》:“ 莽 明知之,而冥昧觸冒,不顧大忌,詭亂天術,援引史傳。” 清 方苞 《讀經解》:“每至郊廟大議,眾皆冥昧而莫知其原。” 嚴復 《救亡決論》:“八股取士,使天下消磨歲月於無用之地,墮壞志節於冥昧之中,長人虛驕,昏人神智,上不足以輔國家,下不足以資事畜。”
(4).猶冥默,沉默。 宋 王禹偁 《擬裴寂禱華山文》:“余志若是,神心則那,苟無言而冥昧,俾沒世以蹉跎。”
(5).指死亡。 唐 沉佺期 《哭蘇眉州崔司業二公》詩:“ 崔 昔揮宸翰, 蘇 嘗濟巨川。絳衣陪下列。黃閣謬差肩。及此俱冥昧,雲誰敘播遷。”
(6).指神靈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五七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幽明錄》:“精氣感冥昧,所降若有緣。”
後先
腳前腳後距離很近
舟與哨相後先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皎然名句,哭吳縣房聳明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