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楊億的《表弟章廷憑得象知邵武軍歸化縣》
全文:
幾年索米住京師,新得東堂桂一枝。
宰邑弦歌循吏政,還鄉雞黍故人期,於公陰德知終大,萬石家風喜不衰。
毛義動容初捧檄,太邱積德舊刊碑。
甘棠二紀民猶愛,苦蘗三年吏不欺。
桑梓經過身晝錦,庭闈扶侍鬢垂絲。
元方惠化傳遒鐸,令伯歡心獻壽戶。
邦境中分同魯衛,政聲相應似塤箎。
嘗思竹馬游從日,又見風鵬奮擊時。
執手勉君勤素業,歸來更直鳳皇池。
參考注釋
中分
(1).均分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 王駘 ,兀者也,從之游者,與夫子中分 魯 。”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 項王 乃與 漢 約,中分天下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同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》詩:“宮城煙月饒全占,關塞風光請中分。”
(2).從中間分開。 唐 李白 《登金陵鳳凰台》詩: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 白鷺洲 。”
(3).分裂。 元 趙孟頫 《岳鄂王墓》詩:“英雄已死嗟何及,天下中分遂不支。” 清 顧炎武 《羌胡引》:“是以禍成於 道君 ,而天下遂以中分。”
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技藝》:“凡屋有三分:自梁以上為上分;地以上為中分;階為下分。”
魯衛
(1).語本《論語·子路》:“ 魯 衞 之政,兄弟也。”後以“魯衞”代稱兄弟。 唐玄宗 《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》:“ 魯 衞 情先重,親賢愛轉多。”
(2).比喻情況類似、實質相同。 明 李贄 《戰國論》:“乃 曾子固 自負不少者也,鹹謂文章本於‘六經’矣,乃譏 向 ( 劉向 )自信之不篤,邪説之當正,則亦不知‘六經’為何物,而但竊褒貶以繩世,則其視 鮑 ( 鮑彪 )與 吳 ( 吳師道 )亦 魯 衞 之人矣。”
(3).泛指禮義之邦。 宋 蘇軾 《答丁連州啟》:“自疑本 儋 崖 之人,難復見 魯 衞 之士,而況清時雅望、令德高標,固已聞名而自慚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錫山趙太史六十序》:“太史強學束脩,道明德立,布衣蔬食,卓肰以古人自命,而賢士大夫望其羽儀,以為此邦今之 魯 衞 , 忠定 、 忠憲 之後猶有人焉。”參見“ 魯衞之政 ”。
政聲
官吏的政治聲譽。《南史·沉憲傳》:“乃以 憲 帶 山陰 令,政聲大著。” 唐 錢起 《送沉少府還江寧》詩:“江樓新詠發,應與政聲傳。” 吳玉章 《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》十六:“辛亥革命勝利以後, 薄洵 還在 榮縣 作知事,他的政聲很好,受到民眾擁護,替當時的革命黨人保持了榮譽。”
相應
(1) 相宜,應該
隨著工業的發展,對環境保護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
(2) 彼此相當的或互補的;互動,互惠
商定彼此都給對方公民以相應的權利
塤箎
同“壎箎”。
楊億名句,表弟章廷憑得象知邵武軍歸化縣名句
名句推薦
鐫岩明滅處,字莫辨歐顏
王鳳池《秀峰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