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樓鑰的《早行》
全文:
水余枯卉尚棲苴,催促征夫趁曉鴉。
細路繚山穿亂石,輕輿掠樹得飛花。
柔桑彌望兩三里,修竹深藏四五家。
徑處不容行客戀,可憐一步一天涯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柔桑
(1).指嫩桑葉。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女執懿筐,遵彼微行,爰求柔桑。” 鄭玄 箋:“柔桑,穉桑也。”《魏書·李安世傳》:“良疇委而不開,柔桑枯而不採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郊行》詩:“柔桑採盡緑陰稀,蘆箔蠶成密繭肥。”
(2).始發芽的桑樹。 唐 杜甫 《絕句漫興》之八:“舍西柔桑葉可拈,江畔細麥復纖纖。” 宋 辛棄疾 《鷓鴣天·鵝湖歸病起作》詞:“誰家寒食歸寧女,笑語柔桑陌上來。”
彌望
滿眼。彌,滿
薺麥彌望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揚州慢》
兩三
幾個。表示少量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九·相逢行》:“兄弟兩三人,中子為侍郎。” 唐 皎然 《舟行懷閻士和》詩:“相思一日在孤舟,空見歸雲兩三片。” 元 薩都剌 《秋詞》:“清夜空車出 建章 ,紫衣小隊兩三行。” 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一:“兩三個星期的工夫,他把腿溜出來了。”
修竹
細長的竹子
茂林修竹
五家
(1).五戶。古代以為戶籍編制的基層單位。 周 代以五家為一比, 春秋 時 齊國 管仲 以五家為一軌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令五家為比,使之相保。”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制五家為軌,軌有長,六軌為邑。”
(2).指 黃帝 、 高陽 、 高辛 、 唐堯 、 虞舜 五帝。《史記·天官書論》:“自初生民以來,世主曷嘗不曆日月星辰?及至五家、三代,紹而明之。” 張守節 正義:“五家, 黃帝 、 高陽 、 高辛 、 唐 虞 、 堯 舜 也。”
(3).指 黃帝 、 顓頊 、 夏 、 殷 、 周 五代的曆法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五家之文怫異,維 太初 之元論。” 張守節 正義:“五家謂 黃帝 、 顓頊 、 夏 、 殷 、 周 之歷。”
(4).指傳《春秋》的 左氏 、 公羊氏 、 穀梁氏 、 鄒氏 、 夾氏 五人。 何休 《<公羊傳>序》“傳《春秋》者非一” 唐 徐彥 疏:“舊雲,傳《春秋》者非一者,謂本出 孔子 ,而《傳》五家。”參閱 唐 陸德明 《經典釋文》卷一。
(5).指治《春秋穀梁傳》的 尹更始 、 劉向 、 周慶 、 丁姓 、 王彥 五人。《後漢書·賈逵傳》:“雖為古學,兼通五家《穀梁》之説。” 李賢 註:“五家,謂 尹更始 、 劉向 、 周慶 、 丁姓 、 王彥 等,皆為《穀梁》。”
(6).謂五行家。《後漢書·桓郁傳》:“帝自製《五家要説章句》,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。” 李賢 註:“此言‘五家’,即謂五行之家也。”
(7).指 北周 、 北齊 、 南朝 梁 、 南朝 陳 、 隋 五朝。《新唐書·令狐德棻傳》:“議者以 魏 有 魏收 , 魏澹 二家,書為已詳,惟五家史當立。 德棻 更與秘書郎 岑文本 、殿中侍御史 崔仁師 次 周 史,中書舍人 李百藥 次 齊 史,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、 陳 二史,秘書監 魏徵 次 隋 史,左僕射 房玄齡 總監。脩撰之原,自 德棻 發之。”
(8).今文經學家指 唐 、 虞 、 夏 、 殷 、 周 五代。 清 劉書年 《周時書分四代》:“三科之條,五家之教。三科,謂 虞 、 夏 一科, 商 一科, 周 一科也。古文家説也。五家,謂 唐 一家, 虞 一家, 夏 一家, 殷 一家, 周 一家也。今文家説也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正名雜義》:“夫三科五家,文質各異。”
樓鑰名句,早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