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越既阻修,伊洛互縈帶

李伯葵擬顧彥先贈婦

名句出處

出自明代李伯葵的《擬顧彥先贈婦》

全文:
人生有離合,日月有弦晦。
豈為百年間,如何長歡會?與子相遇來,私情托中饋。
既感《殷雷》篇,復陳《雞鳴》戒。
傾耳聆德音,禮章素攸佩。
於茲遠行役,結纓奉王事。
沈歡變憂戚,哀郁傷五內。
吳越既阻修,伊洛互縈帶
漫漫雲山側,杳杳川梁外。
絺綌淒以風,軒車展其蓋。
離思雲滯淫,誰能不悲慨!於役有歸期,芳年恐難待。

李伯葵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吳越

(1).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並稱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不修 方城 之內,踰諸夏而圖東國,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。”

(2).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,積怨殊深,因以比喻仇敵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“當初指望做夫妻,誰知變成 吳 越 。” 元 關漢卿 《碧玉簫》曲:“休謊説,不索尋 吳 越 。喒,負心的教天滅。”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》:“我與你恩愛深重,教你穿在身上,恩將讎報,反成 吳 越 ?”

(3).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(今 江 浙 一帶)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責躬詩》:“甘赴 江 湘 ,奮戈 吳 越 。” 唐 李白 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:“我欲因之夢 吳 越 ,一夜飛度 鏡湖 月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龔聖予開》:“往來 吳 越 間,傷心舊宗社。”

(4). 五代 十國之一。始祖 錢鏐 ,據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、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,後降於 北宋 。《舊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鏐》:“ 梁祖 革命,以 鏐 為尚父、 吳越 國王。”

阻修

亦作“ 阻脩 ”。謂路途阻隔遙遠。 晉 張載 《擬四愁詩》:“我所思兮在 營州 ,欲往從之路阻脩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許璋監簿歸泰州》詩:“我非魚鳥情,貧縛路阻修。” 清 黃遵憲 《九月初三夜》詩:“蒹葭別有淒淒恨,不向中央怨阻修。”

伊洛

(1).亦作“ 伊雒 ”。 伊水 與 洛水 。兩水匯流,多連稱。亦指 伊 洛 流域。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, 河 竭而 商 亡。” 韋昭 註:“ 伊 出 熊耳 , 洛 出 冢嶺 。 禹 都 陽城 , 伊 洛 所近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贈白馬王彪》詩:“ 伊 洛 廣且深,欲濟川無梁。”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 伊 洛 指掌收, 西京 不足拔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送徐生之澠池》詩:“我昔初官便 伊 洛 ,當時意氣尤驕矜。” 清 葉襄 《禹陵》詩:“泉源留儉德, 伊 洛 想神功。”

(2).指二 程 理學。參見“ 伊洛之學 ”。

縈帶

(1).旋曲的帶子。 晉 陸機 《贈交阯公真》詩:“高山安足凌,巨海猶縈帶。”《初學記》卷六引 晉 袁山松 《宣都記》:“人自山南至頂,俯臨 大江 如縈帶。” 唐 李德裕 《流杯亭》詩:“激水自山椒,析波分淺瀨。迴環疑古篆,詰曲如縈帶。”

(2).環繞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汾水》:“數十裡間道險隘,水左右悉結,偏梁閣道,累石就路,縈帶巖側。” 唐 李華 《弔古戰場文》:“河水縈帶,群山糾紛。” 宋 沉遼 《南漪堂》詩:“縈帶夕陽移畫舸,留連明月臥前川。” 清 張岱 《陶庵夢憶·日月湖》:“四圍湖岸,亦間植名花果木以縈帶之。” 清 梅曾亮 《<阮小鹹詩集>序》:“ 江寧 郡城,其西北包十餘山,林壑深遠;而 秦淮 、 清溪 之水縈帶其下。”

(3).形容城池垣環水抱,形勢險要。《周書·王悅傳》:“欲守,則城池無縈帶之險;欲戰,則士卒有土崩之勢。”《北史·王羆王思政等傳論》:“﹝ 王思政 ﹞設縈帶之險,修守御之術,以一城之眾,抗傾國之師。”《隋書·虞世基傳》:“拒飛梯於縈帶;聳樓車於武岡。”

李伯葵名句,擬顧彥先贈婦名句

詩詞推薦

吳越既阻修,伊洛互縈帶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