諦觀不識何所云,似非尋常印則真

乾隆元制誥之寶歌

名句出處
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元制誥之寶歌》

全文:
理藩院摺具奏聞,鄂爾多斯呈辭申。
東魯卜瞻磋其人,爵列貝勒五等掄。
所屬敦珠克旗軍,牧羊哈達圖山垠。
風沙中見金色焜,掘得一章剔苔痕。
諦觀不識何所云,似非尋常印則真
貴物弗敢私留存,敬報典屬獻九閽。
開匣發囊摩視頻,制誥之寶小篆勻。
用鈐敕諭頒絲綸,範金五成擁瑞雲。
升龍蜿蜒之而鱗,上結寶燄敷玢璘。
更鐫天竺平頭文,咨於章嘉譯語陳。
三寶呵護吉祥臻,審知此器貽大元。
爾時敬佛黃教尊,威震外域平中原。
國師八思巴超群,授戒於內外諸臣。
卓哉希憲獨不遵,無何天魔踵事新。
人事日壞神弗欣,皇覺寺僧劉季倫。
創業撫安天下民,倉皇出塞重器淪。
閱世自出龍堆墩,藩臣表進嘉忠純。
衛拉鐵章那足論,其制大小誠迥分。
聯類比事鏡戒諄,殷鑑在夏周在殷。

乾隆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諦觀

審視,仔細看。《百喻經·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》:“時行伴中從睡寤者,卒見火邊有一羅剎,竟不諦觀,捨之而走。” 宋 張世南 《遊宦紀聞》卷六:“予登 羅漢閣 ,取 禪月 親作本諦觀竟日,其間有極破碎糜爛者,筆法高妙,相貌古怪。” 清 譚嗣同 《仁學》十三:“今夫目力所得而諦觀審視者,不出尋丈,顧謂此尋丈遂足以極天下之所至,無復能有餘,而一切因以自畫,則鮮不謂之大愚。” 郭沫若 《雄雞集·關於白樂天》:“便以一種‘愛真能助’的心情,而生出了所謂諦觀,不願意在舊社會中隨波逐流而超然自適。”

不識

(1).不知道,不認識。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” 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。”
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。” 鄭玄 註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。”

何所

何處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 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徧處處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新人新人聽我語:我所思兮在何所?”

尋常

普通,一般

不尋常的來客

岐王宅里尋常見。——唐· 杜牧《江南春絕句》

尋常巷陌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

乾隆名句,元制誥之寶歌名句

詩詞推薦

諦觀不識何所云,似非尋常印則真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