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武昌鄭觀察

作者:佘翔 朝代:明代

寄武昌鄭觀察原文

海上風流一使君,聲華籍籍漢廷聞。

登樓長嘯三山月,作賦還淩七澤雲。

建節暫辭鵷鷺侶,停車偏問鹿麋群。

臨岐不盡相逢興,𨚗得談詩坐夜分。

詩詞問答

問:寄武昌鄭觀察的作者是誰?答:佘翔
問:寄武昌鄭觀察寫於哪個朝代?答:明代
問:寄武昌鄭觀察是什麼體裁?答:七律
問:佘翔的名句有哪些?答:佘翔名句大全

注釋

1. 七言律詩 押文韻

參考注釋

海上

(1).海邊;海島。《呂氏春秋·恃君》:“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,自以為不知而去,居於海上,夏日則食菱芡,冬日則食橡栗。”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﹝ 公孫弘 ﹞家貧,牧豕海上。”《後漢書·荀爽傳》:“﹝ 荀爽 ﹞後遭黨錮,隱於海上,又南遁 漢 濱。” 明  陸深 《春雨堂隨筆》:“予家海上,園亭中喜種雜花。”

(2).指湖濱。《文選·江淹<恨賦>》:“遷客 海 上,流戍 隴 陰。” 李善 注引《漢書》:“ 匈奴 乃徙 蘇武  北海 上無人處。”

(3).海面上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及 秦始皇 至海上,則方士爭言之。” 南朝  梁  沉約 《夕行聞夜鶴》詩:“愍海上之驚鳧,傷雲閒之離鶴。” 唐  皮日休 《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》:“意超海上鷹,運跼轅下駒。”

(4).指 上海 。猶言 滬 上。《海上花列傳》第一回:“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,南部煙花日新月盛。” 馮自由 《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》:“壬寅春,旅 滬 志士 餘杭  章炳麟 ……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,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。” 王旡生 《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》:“吾聞 海 上諸君子,發大願合大力,既賡續此報,復求所以改良者,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,喜而不寐也。”

風流

(1) 風采特異,業績突出

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

(2) 才華出眾,自成一派,不拘泥於禮教

是真名士自風流

(3) 放蕩不羈

如此風流,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

(4) 具有 * 特點或 * 上得到滿足

風流小說

(5) 風俗教化

風流篤厚,禁罔疏闊。——《漢書·刑法志》

(6) 遺風,流風餘韻

舞榭歌台,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

(7) 風度;儀表

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詠懷古蹟》

(8) 風韻,多指好儀態

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,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,便知他有不足之症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
使君

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

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
聲華

美好的名聲;聲譽

昔為京洛聲華客,今作江湖潦倒翁。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晏坐閒吟》

籍籍

(1) 形容喧譁紛亂的樣子

人聲籍籍

(2) 縱橫交錯

屍骨籍籍

(3) 形容名聲盛大

籍籍聲名

登樓

(1).上樓。 南朝  宋  謝靈運 《南樓中望所遲客》詩:“登樓為誰思,臨江遲來客。” 宋  戴復古 《無策》詩:“老覺登樓懶,心知涉世疎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回:“ 荷生 道:‘正是,我們何不登樓一望。’”

(2).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,思歸,作《登樓賦》之事。 唐  杜甫 《春日江村》詩之五:“羣盜哀 王粲 ,中年召 賈生 。登樓初有作,前席竟為榮。” 宋  陸游 《秋望》詩:“一樽莫恨盤飧薄,終勝登樓憶故鄉。” 金  元好問 《鄧州城樓》詩:“自古江山感遊子,今人誰解賦登樓。” 元  戴良 《懷宋庸庵》詩:“ 祖逖 念時空擊檝, 仲宣 多難但登樓。”參見“ 登樓賦 ”。

(3).特指登上御樓,赦免囚徒。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。 宋  李心傳 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·建炎二年三月》:“陛下還京,登樓肆赦,則天下之人,盡皆遷善遠罪。”《宋史·禮志二十》:“﹝御樓肆赦﹞其日,刑部録諸囚以俟。駕還至 宣德門 內幄次,改常服,羣臣就位,帝登樓御坐,樞密使、宣徽使侍立,仗衛如儀。”《宋史·樂志一》:“今郊祀禮畢,登樓肆赦,然後還宮。”《宋史·樂志二》:“皇帝歸大次奏《定安》,登樓禮成奏《聖安》,駕回奏《采茨》。”

長嘯

(1).大聲呼叫。 漢  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長嘯哀鳴,翩幡互經。” 宋  岳飛 《滿江紅·寫懷》詞:“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” 許地山 《空山靈雨·生》:“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候,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,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。”

(2).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。古人常以此述志。 三國  魏  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顧盼遺光采,長嘯氣若蘭。” 唐  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張左》:“向聞長嘯月下,韻甚清激,私心奉慕,願接清論。” 宋  蘇軾 《和林子中待制》:“早晚 淵明 賦《歸去》,浩歌長嘯老 斜川 。”《群音類選·四節記·復游赤壁》:“長嘯若輕狂,振山林谷應如璜。”

(3).鍾之別名。 唐  馮贄 《南部煙花記·樂器名》:“鐘,一名為長嘯。”

三山

(1)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 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。” 唐  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“玄都五府風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。” 宋  蘇軾 《奉和陳賢良》詩:“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鼇。” 清  黃遵憲 《和沉子培同年》詩:“縹緲三山信 徐巿 ,橫縱六里聽 張儀 。”

(2). 福州 的別稱。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,東有 九仙山 ,北有 越王山 ,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。見 宋  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。 元  薩都剌 《入閩過平望驛》詩:“ 廣陵 城裡別匆匆,一去 三山 隔萬重。”

(3).冠名。 唐  李群玉 《寄友人鹿胎冠子》詩:“數點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。” 元  郭珏 《送友人從軍》詩:“七星戰袍襯金甲,三山尖帽飄猩紅。” 明  費信 《星槎勝覽·占城國》:“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,身披錦花手巾,臂腿四腕,俱以金鐲。”

(4).指三山骨。 唐  元稹 《望雲騅馬歌》:“蹄懸四跼腦顆方,胯聳三山尾株直。” 宋  黃庭堅 《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》:“家徒四壁書侵坐,馬聳三山葉擁門。”詳“ 三山骨 ”。

(5).喻封建主義、官僚資本主義、帝國主義三重壓迫。 郭沫若 《頌黨慶》詩之一:“三山白雪化,九域紅旗鮮。” 蕭華 《井岡山頌》詩:“推翻三山驚寰宇,社會主義日日新。”

七澤

相傳古時 楚 有七處沼澤。後以“七澤”泛稱 楚 地諸湖泊。 漢  司馬相如 《子虛賦》:“臣聞 楚 有七澤,嘗見其一,未覩其餘也。臣之所見,蓋特其小小者耳,名曰 雲夢 。” 南朝  宋  顏延之 《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》詩:“三 湘 淪 洞庭 ,七澤藹 荊 牧。” 宋  司馬光 《再和伯常見寄》:“徧游七澤身忘倦,更賦千篇意轉新。” 明  何景明 《吳偉江山圖歌》:“去鴈遙知七澤中,落花誤認 桃源 口。”

建節

(1).執持符節。古代使臣受命,必建節以為憑信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﹝天子﹞乃拜 相如 為中郎將,建節往使。”《後漢書·寇恂傳》:“今天下初定,國信未宣,使君建節銜命,以臨四方,郡國莫不延頸傾耳,望風歸命。” 唐 時,節度使或經略使受任,皆賜旌節。後亦以指大將出鎮。 宋  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五:“﹝ 楊晟 ﹞除 威勝軍 節度使,建節於 彭州 ,撫綏士民,延敬賓客洎僧道輩。” 宋  劉克莊 《沁園春·送孫季蕃吊方漕西歸》詞:“爭知道,向中年猶未,建節封侯。” 清  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:“相公昔為帝藩翰, 豫州 建節羅英雄。”

(2).樹立節操。 漢  王充 《論衡·齊世》:“有人於此,立義建節,實核其操,古無以過。”

鵷鷺

(1).鵷和鷺飛行有序,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。《隋書·音樂志中》:“懷黃綰白,鵷鷺成行。文贊百揆,武鎮四方。” 宋  葉適 《送葉路分》詩:“君今幅巾鵷鷺行,切勿著帶貔虎傍。” 清  趙翼 《丙子元旦早朝》詩:“千行鵷鷺集初寅,肅聽鳴鞭拜舞勻。”

(2).比喻有才德者。《北齊書·文苑傳序》:“於是辭人才子,波駭雲屬,振鵷鷺之羽儀,縱雕龍之符采。” 唐  儲光羲 《群鴉詠》:“冢宰收琳琅,侍臣盡鵷鷺。” 宋  馬純 《題能仁寺壁》詩:“十年衰病臥林泉,鵷鷺羣飛競刺天。”

停車

(1) 按正常時刻錶停留(如搭運或卸下乘客);車輛停止行駛

(2) 停放車輛

此處不許停車!

(3) 機器停止轉動

機器停車了,快找人來修理

臨岐

亦作“ 臨歧 ”。本為面臨歧路,後亦用為贈別之辭。《文選·鮑照<舞鶴賦>》:“指會規翔,臨岐矩步。” 李善 註:“岐,岐路也。” 唐  杜甫 《送李校書》詩:“臨岐意頗切,對酒不能喫。” 宋  范成大 《譚德稱楊商卿父子送余作詩以別》:“臨岐心曲兩茫然,但祝頻書無別語。” 元  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三折:“自執手臨岐,空留下這場憔悴,想人生最苦別離。” 清  顧炎武 《酬李處士因篤》詩:“泚筆作長歌,臨歧為余貺。” 郁達夫 《別掌書某君》詩:“這我新詩錦不如,臨歧叩馬請回車。”

不盡

(1)

不完全

不盡合理

(2)

沒有盡頭;不完

感恩不盡

相逢

彼此遇見;會見

偶然相逢

詩詞推薦

  • 武陵春(德茂乃翁生朝作)

    李流謙宋代〕曉日簾櫳初破睡,寶鴨宿薰濃。笑指圖中鶴髮翁。仙骨宛然同。萬里郎官遙上壽,五馬茜衫紅。待插華貂酒滿鍾。
  • 續青城山四詠香積寺

    文同宋代〕道險轉詰曲,山深愈巑岏。行松耳目清,入竹襟袖寒。殿閣紅芙蕖,岩巒碧琅玕。高僧把金字,擁衲對雲看。
  • 題畫扇

    陳恬宋代〕萬里稻粱高興,誰將出入君懷。已訝天邊月上,更疑蘋末風來。
  •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

    佚名宋代〕天錫伊嘏,地效其珍。誕作實典,奉於尊親。爾公爾相,爾恭爾寅。協舉令備,遹臻厥成。
  • 飲水

    張嵲宋代〕玉池潄液自芳鮮,記得當初病渴年。抒井只應供爨用,不須全是鳳門泉。
  • 買劍

    張煒宋代〕袖攜一劍三尺銛,試與豪士論醜妍。鋒芒閃爍走冰雪,靶鞘激烈拏風煙。斷蛟截犀挺靈怪,照人切玉光牽聯。昔時
  • 對雪二首

    毛滂宋代〕空庭白鳳舞毰毸,撲帟窺簾去卻回。柳絮似將春色到,梅梢不認月華來。輕盈舞殿三千女,縹緲飛天十二台。定有
  • 題四仙像

    陸游宋代〕曾看四岳薦虞鰥,閱歲三千一瞬間。歸臥青山孤絕處,白驢常伴白雲閒。
  • 春日雜興

    方岳宋代〕花柳村村奈老何,一春門巷斷經過。無繩可系西沈日,有水皆隨東逝波。妄想已空騎鶴夢,勞生亦厭飯牛歌。正須
    寄武昌鄭觀察原文_寄武昌鄭觀察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送人之九江謁郡侯苗員外紳

    鄭谷唐代〕澤國尋知己,南浮不偶游。湓城分楚塞,廬岳對江州。曉飯臨孤嶼,春帆入亂流。雙旌相望處,月白庾公樓。
  • 過直沽

    王鈍元代〕直沽東望海茫茫,北運當年億萬糧。吳地廣收新䆉稏,燕雲難護舊帆檣。潮生海月人煙靜,浪捲秋風水氣涼。葦屋
  • 江上別劉駕

    戴叔倫唐代〕天涯芳草遍,江路又逢春。海月留人醉,山花笑客貧。離杯傾祖帳,征騎逐行塵。回首風流地,登臨少一人。
    寄武昌鄭觀察原文_寄武昌鄭觀察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薛寶釵·雪竹

    環山樵〔清代〕大雪北風催,家家貧白屋。玉樹猶難伸,壓倒千竿竹。高節志凌雲,不敢當滕六。君子本虛心,甘自低頭伏。無復
  • 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

    戴叔倫唐代〕陌上涼風槐葉凋,夕陽清露濕寒條。登樓望月楚山迥,月到南樓山獨遙。心送情人趨鳳闕,目隨陽雁極煙霄。軒轅
    寄武昌鄭觀察原文_寄武昌鄭觀察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臥龍山

    程師孟宋代〕聞說林泉便訪尋,平田一逕上孤岑。榕陰落處宜千客,荔子生時直萬金。盡放遲回官舍近,不妨閒坐石門深。四邊
    寄武昌鄭觀察原文_寄武昌鄭觀察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竹爐山房歌疊惠泉烹竹壚韻

    乾隆清代〕山下出泉易所聞,八功德品梵帙分。同歸殊途何思慮,辭多應始躁者群。知然乃復辨甲乙,笑予未足稱絕塵。前年
  • 眼鏡

    乾隆清代〕器有眼鏡者,用助目昏備。或以水晶成,或以玻瓈制。玻瓈雲害眼,水晶則無弊。水晶貴艱得,玻瓈賤易致。老年
  • 武擔山感事

    孫應時宋代〕身不入蓮社,意非同漆園。間來閱風物,歸去老山村。氣味故相許,淵源須細論。燈前秋夜永,未可付忘言。
    寄武昌鄭觀察原文_寄武昌鄭觀察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日夕佳

    釋文珦宋代〕城市多溷濁,溪山宜避喧。山色日在門,變態從朝昏。悠然得之心,真樂方自存。此心誠不渝,軒冕何足論。
  • 寄嵩陽道人

    曹鄴唐代〕三山浮海倚蓬瀛,路入真元險盡平。華表千年孤鶴語,人間一夢晚蟬鳴。將龍逐虎神初王,積火焚心氣漸清。見說
寄武昌鄭觀察原文_寄武昌鄭觀察的賞析_古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