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法秀的《偈四首·其三》
全文:
寒雨細,朔風高。
吹沙走石,拔木鳴條。
參考注釋
吹沙
(1).吹揚沙土。《舊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大風遽起,吹沙拔木。” 唐 張祜 《詠風》:“引笛秋臨塞,吹沙夜遶城。”《剪燈新話·永州野廟記》:“未及數里,大風振作,吹沙走石。”
(2).鯊。古代小魚名。《爾雅·釋魚》“鯊鮀” 晉 郭璞 註:“今吹沙小魚,體圓而有點文。”《詩·小雅·魚麗》“於罶鱨鯊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 陸璣 疏云:‘﹝鯊﹞魚狹而小,常張口吹沙。’故曰吹沙。”
走石
相傳 魏 晉 間有牧羊兒 皇初平 ,隨道士入 金華山 石室,四十餘年,不復念家。其兄行山尋來,只見白石,不見有羊。 初平 乃叱曰:“羊起!”於是白石皆起而變為羊。事見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四引《神仙傳》、《太平廣記》卷七引《神仙傳·皇初平》。 宋 程俱 《讀<神仙傳>》詩:“鞭靈走石纔一戲,騎麟上天亦徒爾。”參見“ 起石 ”。
拔木
大風拔起樹木。古人以為災異之變。語出《書·金縢》:“天大雷電以風,禾盡偃,大木斯拔,邦人大恐。”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 高宗 、 成王 亦有雊雉、拔木之變,能思其故,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, 成王 有復風之報。”《漢書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厥災風雨霧,風拔木,亂五穀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禨祥·弘治異變》:“ 蘇 、 常 、 鎮 三府,風雨驟作,拔木飄瓦,潮水泛濫。” 清 龔自珍 《禮龍樹齋結鬘都序》:“偈曰:‘沒迴避處,由法身遍,拔木毀舍,是誰知見?’”
鳴條
(1).風吹樹枝發聲。《古文苑》卷十一引 漢 董仲舒 《雨雹對》:“太平之世,則風不鳴條,開甲散萌而已。” 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動商則秋霖春降,奏角則谷風鳴條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和人喜雨》:“夕風不鳴條,甘潤忽周普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惜花四律>之二》:“微風欲來勤插棘,薰風有意不鳴條。”
(2).指隨風動搖發聲的樹枝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橘賦》:“颺鳴條以流響,希 越 鳥之來棲。” 晉 陸機 《猛虎行》:“崇雲臨岸駭,鳴條隨風吟。”
(3).古地名。在今 山西 運城 安邑鎮 北,相傳 商湯 伐 夏桀 戰於此地。又名 高侯原 。《書·湯誓序》:“ 伊尹 相 湯 伐 桀 ,升自 陑 ,遂與 桀 戰於 鳴條 之野,作《湯誓》。” 孔 傳:“地在 安邑 之西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 鳴條 之役,萬舉必全。”
釋法秀名句,偈四首·其三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