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至闕里瞻拜因成八韻》
全文:
九年別廟貌,午夜結神心。
所喜慈躬健,得陪聖跡尋。
乘朝至曲阜,信宿憩泉林。
總是資鑽仰,於焉知古今。
明當簋芹奠,先此鼎香欽。
愜矣伸顒望,肅然對照臨。
尊聞獨已恧,立教百王任。
步入遜非昔,尤增惕念深。
參考注釋
顒望
(1).凝望,抬頭呆望。 唐 李赤 《望夫山》詩:“顒望臨碧空,怨情感離別。” 宋 柳永 《八聲甘州》詞:“想佳人、妝樓顒望,誤幾回、天際識歸舟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捷報》:“顒望碧天遙,不見春歸路。”
(2).仰望,敬仰地期待。 唐 白居易 《祈皋亭神文》:“若寂寥自居,肸饗無應,長吏虔誠而不答,下民顒望而不知,坐觀田農,使至枯悴。如此,則不獨人之困,亦唯神之羞。”《資治通鑑·唐昭宗景福二年》:“儻實屯軍 鄴下 ,顒望降臨;必欲真決雌雄,願角逐於 常山 之尾。” 胡三省 註:“顒,魚容翻,仰也。”
(3).盼望;等待。 宋 李心傳 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·建炎元年二月》:“某久留軍前,都人顒望,欲乞早歸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牛相發怒》:“朝夕縈掛,只為孩兒多用心。不知月老事如何?為甚冰人沒信音?顒望多時,情緒轉深。”《警世通言·蔣淑真刎頸鴛鴦會》:“ 張二官 顒望回家,將息取樂,因見本婦身子不快,倒戴了個愁帽。”
肅然
(1) 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
肅然起立
(2) 嚴肅謹慎的樣子
上下肅然,稱為政理——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
對照
(1) 相互對比參照
藍眼同黑頭髮形成鮮明對照
(2) 對比
乾隆名句,至闕里瞻拜因成八韻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