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白胤謙的《述亂》
全文:
先皇御天宇,聖德靡不周。
英謀乘末造,百職嗟未修。
賊凶禍竟烈,率士戴同仇。
宮車不忍聽,社稷淪浮漚。
鴟張窺寶籙,逆毒播神州。
三光黯失色,五嶽撐齊愁。
萬乘東方來,自天降貔貅。
一鼓克關甸,長驅抵燕幽。
電掃欻雷崩,群孽載奄劉。
八荒幸弛憤,九廟亦濯羞。
吊伐協天機,仁義匪弓矛。
嗟晉越西鄙,實維沖賊喉。
封豕又巢穴,歇遽釋兜鍪。
跨河遂收崤,不啻觸蟻丘。
元憝稽天誅,長瞻血淚流。
參考注釋
宮車
帝王坐的車
雷霆乍驚,宮車過也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不忍
(1).不忍心,感情上覺得過不去。《穀梁傳·桓公元年》:“先君不以其道終,則子弟不忍即位也。”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吾騎此馬五歲,所當無敵,嘗一日行千里,不忍殺之。”
(2).不忍耐;不忍受。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巧言亂德,小不忍則亂大謀。”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二:“ 阮士瑀 傷於虺,不忍其痛,數嗅其瘡。” 宋 蘇軾 《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》:“不忍藥石之苦、針砭之傷,一旦流而入於骨髓,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,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。”
(3).不收斂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 澆 身被服強圉兮,縱慾而不忍。” 漢 朱浮 《為幽州牧與彭寵書》:“高論 堯 、 舜 之道,不忍 桀 、 紂 之性,生為世笑,死為愚鬼,不亦哀乎?”
(4).不能忍受;不願意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我不忍以夫子之道,反害夫子。”《史記·亷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 相如 素賤人,吾羞,不忍為之下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﹝妻子﹞到於庵門,見學究疾病,不忍見之,用手掩口鼻,斜身與學究飯吃。”
(5).捨不得。 清 李漁 《閒情偶寄·詞曲》:“予初閲時,不忍釋卷。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白香山詩》:“﹝ 香山 詩﹞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,得一篇輒愛一篇,幾於不忍釋手。” 郭小川 《木瓜樹的風波》詩:“此刻呀,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。”
社稷
土神和穀神,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,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
將軍身被堅執銳,伐無道,誅暴秦,復立 楚國之社稷,功宜為王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亦以明死生之大,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浮漚
水面上的泡沫。因其易生易滅,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。 唐 姚合 《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》詩:“走童驚掣電,飢鳥啄浮漚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石湖中秋二十韻感今懷舊而作》:“水天雙對鏡,身世一浮漚。” 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認男作女》:“老爺若放浮漚,情願焚香頂禮,朝夕把恩酬。” 清 惲敬 《海會庵放生河碑銘》:“聖人愚人,善禽惡獸,如大海中浮漚,大空中飛塵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蜜桑索羅普之夜歌》:“無邊天海呀,一個水銀的浮漚。”
白胤謙名句,述亂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