棲遲鎖院論文日,彈指流光已十年

戈濤贈董清平燮庵

名句出處

出自清代戈濤的《贈董清平燮庵》

全文:
棲遲鎖院論文日,彈指流光已十年
異地相逢嗟共老,故人雖在散如煙。
華風久格蠻夷俗,靈雨新沾芋栗田。
莫嘆官貧公祿薄,與君疇昔酌清泉。

戈濤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棲遲

亦作“ 棲遟 ”。亦作“ 棲遅 ”。亦作“棲犀”。1.游息。《詩·陳風·衡門》:“衡門之下,可以棲遲。” 朱熹 集傳:“棲遲,游息也。” 晉 袁宏 《後漢紀·光武帝紀七》:“夫以 鄧生 之才,參擬王佐之略,損翮弭鱗,棲遲刀筆之間,豈以為謙,勢誠然也。” 元 虞集 《次韻杜德常博士萬歲山》:“玉幾由來常咫尺,衡門此日遂棲遟。” 清 劉大櫆 《贈方抱之序》:“無亭臺苑囿以為眺望之資,無梵宇琳宮之閒靚以為棲遲之地。” 邵燕祥 《獻詩》:“今天,我想像我是一隻燕子,棲遲在箭樓的 北京 雨燕。”

(2).耗散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務本事,積財物,而勿忘(妄)棲遲薛越也,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,則財物積,國家案自富矣。”

(3).滯留。《後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久棲遟於小官,不得舒其所懷,抑心折節,意悽情悲。” 宋 孔武仲 《瓜步阻風》詩:“門前白浪如銀山,江上狂風如怒虎。船痴艣硬不能拔,未免棲遅傍洲渚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母怒,逐其故夫去,此子憤悒不食,其故夫亦棲遲旅舍,不肯行。” 郭沫若 《聖者》:“海外棲遲又一年,蒼茫往事已如煙。”

(4).漂泊失意。 唐 李賀 《致酒行》:“零落棲遲一杯酒,主人奉觴客長壽。”《舊唐書·竇威傳》:“昔 孔丘 積學成聖,猶狼狽當時,棲遲若此,汝效此道,復欲何求?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公薦》:“今則不然,忘往日之棲遲,貪暮年之富貴,僕恐前途更失,後悔難追。” 宋 陸游 《上鄭宣撫啟》:“某流落無歸,棲遲可嘆。”

鎖院

亦作“鏁院”。亦作“鎻院”。1.指 宋 代翰林院處理如起草詔書等重大事機時,鎖閉院門,斷絕往來,以防泄密。《宋史·職官志二》:“凡拜宰相及事重者,晚漏上,天子御內東門小殿,宣召面諭,給筆札書所得旨。稟奏歸院,內侍鎖院門,禁止出入。夜漏盡,具詞進入;遲明,白麻出,閤門使引授中書,中書授舍人宣讀。其餘除授並御札,但用寳封,遣內侍送學士院鎖門而已。至於赦書、德音,則中書遣吏持送本院,內侍鎖院如除授焉。” 宋 龐元英 《文昌雜錄》卷六:“自正月九日鏁院,方定二十八日奏號。”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士人赴殿試唱名》:“諸路舉人到者,排日赴都堂,簾引訖,伺候擇日殿試。前三日,宣押知制誥、詳定、考試等官赴學士院鎖院,命御策題,然後宣押赴殿。”

(2).指翰林院。 清 趙翼 《題周山茨老圃秋容圖》詩:“鎖院秋燈酒共傾, 粵 江風雨舟共繫。”

(3).指科舉考試的一種措施。考生入試場後即封鎖院門,以防範舞弊。《文獻通考·選舉五》:“詔:祖宗舊法,諸路州軍科場並限八月五日鎖院,緣 福建 去京遠,遂先期用七月; 川 廣 尤遠,遂用六月。今 福建 、 二廣 趨京不遠,恐試下舉人冒名再試,他州可依限八月初五日鎖院。”

(4).指科舉考試。《續資治通鑑·宋太宗端拱元年》:“舊制,鎖院,給左藏庫十萬以資費用。” 梁啓超 《論中國積弱由於防弊》:“於是為帖括,詩賦以錮之,浸假而鎻院,而搜檢,而糊名,而謄録,而迴避。”

(5).指科舉考場。 清 錢謙益 《孫鋡妻王氏墓誌》:“ 鋡 欲以文墨自奮,不就尚寳廕,又不幸屢困鎖院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雲間沉長公七十序》:“ 沉長公 少為碩儒,不得志於鎻院,年四十罷去。”

論文

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

學術論文

彈指

極短時間

一彈指的工夫

流光

時光

總把流光誤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流光易逝

十年

形容時間長久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” 楊伯峻 註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。”

戈濤名句,贈董清平燮庵名句

詩詞推薦

棲遲鎖院論文日,彈指流光已十年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