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言志》
全文:
甘省捐監蠹,始自王亶望。
木偶視督臣,一氣通下上。
定議收本色,貯倉資賑放。
墨吏收折色,欲壑饕無量。
報部仍本色,公然行詐誑。
何能終久瞞,水落石出狀。
利令其智昏,抑亦良心喪。
此而逭抵法,弊吏將何尚。
冒賑兼剝民,自取罪應償。
然予慮因咽,廢食益非當。
明道語晦叔,讜言恆所仰。
寧受百人欺,好賢心莫曠。
吾以用之賑,寧濫毋遺宕。
誠恐覬覦者,謂吾靳賑餉。
巧吏何弗為,恤民事胥忘。
弊不可不懲,即此恐招謗。
吾如有所吝,全蠲賦三貺。
萬民被豈虛,萬世傳寧妄。
是用布赤心,言志期共諒。
嗟乎為君難,展轉增惆悵。
參考注釋
智昏
亦作“ 智惛 ”。神智迷亂;胡塗。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水擊則波興,氣亂則智昏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遂古篇》:“幽明詭性,令智惛兮。” 唐 皎然 《禪詩》:“萬法出無門,紛紛使智昏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二:“那書房窗外的樹木蘇蘇地譏笑他的心亂智昏。”
抑亦
副詞,表示推測,可譯為“也許”、“或許”
抑亦人謀也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良心
(1) 個人內心的是非感;對自己行為、意圖或性格的好壞的認識;同時具有一種做好人好事的責任感,常被認為能引起對於做壞事的內疚和悔恨
(2) 對道德行為主要原則的先天知識
乾隆名句,言志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