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登嵩山華蓋峰歌》
全文:
嵩高峻極周雅談,居中鎮東西朔南。
宇宙以來鮮比參,時巡秩祀駐絳縿。
殷禮蕆事神人忺,一登絕頂眾妙探。
宿嗤丹藥求仙岩,無事登封埋玉函。
侍臣告我初寒添,太空黯黕凝雲嵐。
我笑謂之正所耽,不宜返轡山靈慚。
神區奧壤貴靜恬,千乘萬騎紛奚堪。
策馬減從遵路巉,異哉所見真不凡。
二十四峰左右鹹,中為華蓋尊且嚴。
俯視羅列如孫男,不須僂指其名拈。
少室三十六峰尖,向者背者都包含。
以河為帶潁為襟,為唐為宮復為谽。
隆崇案衍䆾以䆱,崒嵂巀嶭嶊崣嵌。
丹黃紫翠青碧藍,聲兮卉歙氣兮馣。
博大富有莫不兼,幻以雲容技畢覃。
英英靄靄滃曇曇,變遠為近夷為險。
黃山雲海歌德潛,如遇嬙旦矜無鹽。
泰山昔亦陟岩岩,引興未似今茲酣。
攜來雙鶴其羽毿,放去聊任王喬驂。
卓午躡景歸驂驔,紛迎老幼圍層嵁。
警蹕不飭任就瞻,尊親亦可民情覘,呼萬歲者奚啻三。
參考注釋
策馬
用馬刺抽打馬
遵路
(1).謂遵循道路前進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拜陵廟作》詩:“松風遵路急,山煙冒壠生。”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賞罰》:“苟能賞信而罰明,則萬人從之,若舟之循川,車之遵路,亦奚向而不濟,何行而弗臻矣!”
(2).猶出發。 唐 辯機 《<大唐西域記>贊》:“以 貞觀 三年仲秋朔旦,褰裳遵路,杖錫遐征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》:“ 盧肇 , 袁州 宜春 人,與同郡 黃頗 齊名。 頗 富於產, 肇 幼貧乏。與 頗 赴舉,同日遵路,郡牧於離亭餞 頗 而已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柳生》:“三年不得歸。後稍平,選日遵路,中途為土寇所掠。”
所見
(1).看到的。《晉書·嵇康傳》:“何所聞而來?何所見而去?” 唐 韓愈 《謝自然詩》:“入門無所見,冠屨同蛻蟬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孫文定公》:“人君耳習於所聞,則喜諛而惡直;目習於所見,則喜柔而惡剛。”
(2).猶見解;意見。《漢書·儒林傳·嚴彭祖》:“ 孟 弟子百餘人,唯 彭祖 、 安樂 為明,質問疑誼,各持所見。” 唐 韓愈 《論孔戣致仕狀》:“蒙陛下厚恩,苟有所見,不敢不言。” 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奏請午朝》:“惜乎當時外間諸公所見不同,反不足以副其意耳。”
不凡
不平凡,不一般
舉止不凡
乾隆名句,登嵩山華蓋峰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