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宋京的《玉局(原註:蜀事補亡。)》
全文:
君不見青陽老人飛下天,口宣至道朝群仙。
地中神人捧玉局,異事秘怪於今傳。
龜城坤隅地有穴,俗說西與岷山連。
嵯峨古觀森偉像,老柏慘澹含風煙。
令威已去城郭在,人物自改名依然。
亳州宮庭煥星斗,真皇行幸祥符年。
所託得地近京邑,此獨隱晦遐方偏。
安得老人洗此心,還我澹泊同古先。
參考注釋
得地
(1).得到土地。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子得其國寶,我亦得地,而紓於難,其榮多矣。”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 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,是彊 秦 而弱 趙 也。”
(2).得到適宜生長的土壤。《藝文類聚》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約 《高松賦》:“鬱彼高松,棲根得地。” 唐 杜甫 《病柏》詩:“出非不得地,蟠據亦高大。” 宋 曹組 《好事近·梅》詞:“ 江 南得地故先開,不待有飛雪。”
(3).謂發跡。 元 李壽卿 《伍員吹*簫》第四折:“我父親其時便説,有一子是個村廝憨郎,久以後你須得地,略把眼照覻休忘。” 元 無名氏 《馬陵道》楔子:“ 龐涓 久後得地呵,此人是個短見薄識,絶恩絶義的人。”
京邑
京城
洞庭之與京邑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隱晦
(1) 含糊、不易理解、不明朗或不清楚
文字寫得很隱晦
(2) 有歧義而意義不清楚或不明確的
這個詞義隱晦難懂
遐方
猶遠方。 漢 揚雄 《長楊賦》:“是以遐方疏俗,殊鄰絶黨之域,自上仁所不化,茂德所不綏,莫不蹻足抗首,請獻厥珍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題郡中荔枝詩》:“已教生暑月,又使阻遐方。” 清 曹寅 《粵中丞送孔雀》詩:“絶嶠龍閒能致遠,遐方珍貢自乘時。”
宋京名句,玉局(原註:蜀事補亡。)名句